翻出2005年在中国培训年会上的演讲
(2009-05-31 07:45:05)
标签:
培训杂乱商业化责任财经 |
分类: 精细化管理 |
翻出2005年在中国培训年会上的演讲
企业始终面临生存压力,不得不把管理培训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2004年的数据:中国每年新生15万家企业,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倒闭,60%的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在10年内消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美国企业也只有4%活过10年。
但是,中国的培训行业因其过于商业化而不免肤浅。企业管理培训信息量极大却杂乱无章。在美国,就有上百种商业管理期刊,3万多种管理图书,每年还新增3500种。在中国,2004年一年出版各类图书有22万种,省级新华书店上架图书一般是12万种左右,其中有19%是经管类图书,其中肯定有众多的垃圾。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可能包括我的一些书),互相之间也充满了排斥或完全相反的建议。
在培训课堂,管理者常常被号称的专家不负责任的理念、未经论证的方法和他们自己都不会用的工具所误导。尤其是“大师”们强力的狼性的自我推销加剧了这一混乱,大量的管理思想因其极具商业色彩而变得庸俗和无聊。
我想告诫企业家们的是,如果有培训师没有深入你的企业,却告知他知道你的企业破解难题的答案,事实的可能是他还根本不理解你企业的问题,因为如果有医生什么病都能治,事实的可能是他目前还是赤脚医生。
众所周知,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所有的手术其实都是医生的一次新试验,只是医生手术前都会给病人提示发生失败的可能性,而培训师却很少主动提示所传播知识的有限性。
我对中国企业管理培训市场作出三个判断:
皮条公司将因生存难保而被迫转型;
糊辣汤式的公开课将淡出培训市场;
只是分享感受的培训师将提前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