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职场/励志 |
分类: 和大学生聊聊 |
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做“职业生涯定位”。用营销的术语来说,那就叫做“市场细分”或“市场定位”。营销包括四个要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劳动力商品也一样存在这四要素。是产品首先得进行产品定位。如何定位自己,没有统一答案,但是方法却有相同之处。我将个人定位划为“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谓“横坐标”就是行业坐标,就是你毕业后打算从事哪个行业的工作;所谓“纵坐标”就是你的专业坐标,就是你毕业后打算从事何种专业的工作。在人生选择中至少要保证这两者有一个不变,否则你不断的变化,将会浪费你很多宝贵时间。
所以,我说:一个学生,“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贫乏的知识,固守着一条有阳光的大道,是人生唯一的捷径”。最快捷的方法是在你青年时期别耗费太多的时间在选择上,那样会得不偿失。专业和行业千万不要两者都变,二者只动其一。大家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一条坐标,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借用一句广告语:“因为专业,所以卓越”。至少守住一条,这样人生才浪费极少。我认为“选择是人生最大的浪费”。清华同方的总裁曾一再对我们说:“抓紧办,别着急。”所以,千万别浪费时间在选择上。工作无好坏之分,只要你能做的比别人好,你就应当大胆地选择。不要总去寻找所谓的“捷径”,只要你坚持一个方向,就一定能成功。
同时,我还要给大家一句忠告,千万不要以天之骄子的身份贬低你的老板。也许你的老板在知识上比不上你,但你一定要认识到,你在上大学的时候你的老板在干什么,也许你的老板学到的东西是你在大学根本学不到的,他们掌握的往往是不可以编程的东西。你的老板在工作中得到的毅力、面对困难而不在乎的勇气等等很多品质,都是你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我们在走出校门以后所必须学会的。任何一个老板的成功都有他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别的优势。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你的老板身上很多东西是你目前不具备甚至很难补课的,所以老板身上的闪光点需要我们去发掘。
我想说一个“汪中求式”的“2.18分理论”。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大部分,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分,智力因素可能只能占40%的权重;在智力因素中知识和技能的对比,我们认为知识只占40%的权重;知识又分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占40%的权重;书本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的权重。当然,这些权重是一个假设,如我们同意以上的权重的分配,那么,总平均85分的在校学生,获得的总智商分数是:1x40%x40%x40%x40%x85≈2.18(分)。当然,我们北大的高才生不可能没有非智力因素得分,也不可能没有技能和社会知识得分。
这个“2.18分”的说法,只是想给高才生们一个提醒:每一个北大的学生都可能成为人才,但就凭手头的几张分数单,就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人才,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仅仅占到我们成功因素很少的一部分。在目前这个资金资源统率市场、金钱购买智慧的环境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里的知识的确价值较低。所以,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老板,看到他人的优势,这样我们在走向社会以后心态才会比较好,不至于盲目自傲。
我的观点是“将老板视为第一顾客”,老板是购买企业股权最多的人。我有这样一句话,“得老板者得舞台,没市场者没地位”。当然,我也会劝老板好好用人,我对老板用人的建议是:放开小事,促成大事,允许错事,防止坏事。这不是今天的议题,不深入谈下去了。
(根据在北大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