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底,因为工作地在禅宗曹洞派发祥地真如寺附近,有幸常去当时的方丈一诚法师处请教;以后的若干年里,又因对佛塔的兴趣而偶尔读读初浅的佛学书,于是便对佛教三界、四大性离、五痴、触受、色法、因缘等有了一点认识;最近读大师南怀瑾,对死亡、无常、三缘和合、十一切入又多了一层识见。
我一直做企业管理研究,对照佛学对生命的理解,什么叫企业也就应当重新定义了。古人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也就是说使社会、人民得到安定的事情叫做事业。做企业如果算事业的话,做成前途无限、贡献社会,而且永久的才叫企业。那么,我们现在的研究是否离题万里了呢?一切存在的东西、一切生物叫“生”,有思想、有灵魂的叫“命”。我们对企业的生命全然不解,那我们这一直以来又在研究啥子呢!
中国古代的“三教九流”中,“九流”是说职业分为九种:“一流皇帝二流官、三僧四道五流医、六工七匠八娼妓、九流书生十乞丐”。这里,没有商人也没有军人,莫非这两种人不入流?
真想有懂佛学的老师能够开导我们,让我在人类工业社会的阶段,对企业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比如:
1. 人类的业是“生”,企业也是“命”,企业的“一念无明”是否存在,“入”的存在就应该是“企业使命”吧,现今极少企业有使命意识,自然就不可能做长了么?
2. 企业的“三缘和合”怎么解,从其结合的形式,可以理解为资本、劳动者、企业文化吗?
3. 道家专修13年,分4个阶段,企业与之对应的又是怎样的阶段划分?
4. “一切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是不是也应该有对应的10个内容?
5. 我想从生命的角度,“安那般那”就应该是企业的运营系统,有没有可能?
6. 如果企业也存在“四大皆空”,那么“四大”就会涉及程序、制度、流程、岗位了,四大之首是风,企业是程序一动,其余全动那么程序是“风大”?
7. 企业有四大流动内容:资金、物资、人员、信息,可以概括为赤、白、青、黄吧,那最终的流动自然是客户,那么客户就是“识”了?
宇宙的一切都是有规律的,佛教主张追问究竟,南师认为佛学可以算科学一类,我不得而知;但是,生命科学存在,企业就有与人的生命相同或相一致的规律,掌握其规律,企业研究就不会始终在黑暗中摸索,至少会少走弯路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