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的重瓣棣棠花
标签:
黄榆叶梅、黄花榆叶梅蜂棠花、黄度梅、金碗地藏王花、麻叶棣棠金棣棠、黄榆梅、山吹棣棠花、清明花、地棠 |
分类: 植物:花卉蔬菜水果树木果实篇 |




生长习性:
棣棠花原产中国华北至华南,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生长最好。
常用分株、扦插和播种法繁殖。分株适用于重瓣品种。扦插分春季硬枝扦插和梅雨季嫩枝扦插。棣棠花可地栽,亦可盆栽。移栽或换盆宜在春季发芽前(2月至3月)或10月间进行,需带宿土。移植时要施入基肥,促使多发新枝,多产生花芽。
分布分类: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东、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棣棠花还有两个变种,一种是重瓣棣棠花,一种是白棣棠花。前者花瓣重重长得像个小球,在古代被认为是最有观赏价值的品种。可能是因为古人普遍肉食不足体态偏瘦,所以这胖乎乎的重瓣棣棠花就最受欢迎。白棣棠花就比较罕见了,很受日本人的推崇。
药用价值:
花除供观赏外,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作用。
【拼音】:DITANGHUA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棣棠的花或枝叶。
【功效】:化痰止咳、健脾化湿。
【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
【性味归经】: 《四川中药志》 : "性平,味涩,无毒。② 《云南中草药》 : "微苦涩,平。"肺、胃、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别名】: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 《中国树木分类学》 )、地园花(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 《四川中药志》 )、金旦子花( 《云南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河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4~5月采花;7~8月采枝叶。
【拉丁名】:棣棠( 《群芳谱》 ) Kerria japonica(L.) DC.
【考证】: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川中药志》:"棣棠的根和嫩枝叶与花同功,但药力较弱。"
【中药化学成分】:花含蜡质色素,系土木香脑(Hele-nin)叶黄素二棕榈酸酯(Lutein dipalmitate)、叶黄素油酸酯(Luteinoleic acid ester)的混合物。叶含维生素 C100~200毫克%。另有谓棣棠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oside)。
作者:董嗣杲 年代:宋
绿罗摇曳郁梅英,袅袅柔条韡韡金。
荣萼有光倾日近,仙姿无语击春深。
盛传覆弟承华喻,别纪遗恩芾木阴。
晚圃甚花堪并驾,周诗明写友于心。
作者:范大成 年代:南宋
乍晴芳草竞怀新,谁种幽花隔路尘。
绿地缕金罗作带,为谁开放开惜春。
作者:李商隐 年代:晚唐
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
混沌何由凿,青冥未有梯。高阳旧徒侣,时复一相携。
在《万叶集》中,写山吹的徘句就有17首之多,
但是公认最有名的是近代诗人松尾芭蕉的这一句:
“ほろほろと山吹ちるか滝の音”。
看到两种翻译,
一种是“山吹凋零,悄悄地没有声息,飞舞着,泷之音”。
还有一种是“激湍漉漉,可是棣棠落花簌簌?”
相关博文:
2014年博文:
2013年博文:
2011年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