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鼠李目
葡萄科 爬山虎属
别名:五叶地锦、爬墙虎
五叶地锦又名五叶爬山虎,葡萄科爬山虎属。
拉丁名:P.thomsoni
别名:五叶地锦、爬墙虎。落叶大藤本,具分枝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叶变异很大,通常宽卵形,先端多3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顶端两叶之间。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月,果期10月。分布于中国东北至华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
形态特征:
卷须总状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幼时尖细卷曲,后遇附属物扩大成吸盘。掌状复叶,具五小叶,小叶长椭圆形至倒长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缘具粗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脉上微被疏柔毛;侧脉5-7对;叶柄长5-14.5厘米,无毛,小叶有短柄或几无柄。
花序假顶生形成主轴明显的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花瓣5,长椭圆形,无毛;雄蕊5,花药长椭圆形;花盘不明显;子房不明显,渐狭至花柱。浆果球形,直径1-1.2厘米,蓝黑色,被白粉,有种子1-4粒。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栽培繁殖:
播种法:
采收后的种子搓去果皮果肉,洗净晒干后可放在湿沙中低温贮藏—冬,保温、保湿有利于催芽,次年早春3月上中旬即可露地播种,薄膜覆盖,5月上旬即可出苗,培养1-2年即可出圃。
扦插法:
早春剪取茎蔓20-30cm,插入露地苗床,灌水,保持湿润,很快便可抽蔓成活,也可在夏、秋季用嫩枝带叶扦插,遮荫浇水养护,也能很快抽生新枝,扦插成活串较高,应用广泛。硬枝扦插于3-4月进行,将硬枝剪成10-15厘米一段插入土中,浇足透水,保持湿润。嫩枝扦插取当年生新枝,在夏季进行。
压条法:
可采用波浪状压条法,在雨季阴湿无云的天气进行,成活率高,秋季即可分离移栽,次年定植。
用扦插、压条和播种繁殖。扦插,从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10月采种,可冬播,或翌年春播。移植或定植在落叶期进行。五叶爬山虎通常用扦插繁殖,事实证明,种子繁殖也是一种好办法,其出苗率可达80%,苗期管理也较方便。
繁殖过程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种子沙藏和催芽。9月份当浆果成熟呈紫兰色时立即采下,经过清洗、阴干
,用0.05%的多菌灵溶液进行表面消毒,沥干后即进行湿沙层积贮藏。至翌年3月上旬,用45C温水浸种两天,每天换水两次,然后以湿沙种子2:1的比例拌匀,置于向阳避风的地方,上盖草包,常喷细水保持湿润。约经20天,待有2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播种。先把播种床整细理平,浇透水,种子和沙一起播于床面,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0克。上覆1厘米厚疏松的林下腐殖质土,上搭小拱棚,覆盖聚乙烯塑料薄膜。
3、幼苗管理。子叶出土后,薄膜在晴天要昼揭夜盖,阴雨天全天覆盖,以提高土温,促使出苗整齐,并可预防金龟子的危害。另外,要常洒水保持土壤湿润。
4、移栽与后期管理。待真叶展开三片后,选阴天或下午三时以后,以1×1尺密度移植。植后立即浇清粪水(1:8)一次。梅雨季节切不可积水过久。两个月后,藤蔓一般长60厘米以上,此时可进行第一次摘心,以防止藤蔓互相缠绕遮光,并可促使藤苗粗壮。每月摘心一次,结合辅养。采取以上措施,到落叶时期,实生藤苗平均粗度可达0.5厘米以上,就可以出圃栽种。
五叶爬山虎耐寒耐旱,喜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气候适应性广泛。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压条,压条可于春季进行,将老株枝条弯曲埋入土中生根。第二年春,切离母体,另行栽 植。硬枝扦插于3-4月进行,将硬枝剪成10-15厘米一段插入土中,浇足透水,保持湿润。嫩枝扦插取当年生新枝,在夏季进行。五叶爬山虎的生命力极强,故而繁殖极易成活。小苗成活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定植。栽时深翻土壤,施足腐熟基肥。当小苗长至1米长时,即应用铅丝、绳子牵向攀附物。
在生长期,可追施液肥2-3次。并经常锄草松土做围,以免被草淹没,促其健壮生长。五叶爬山虎怕涝渍,要注意防止土壤积水。五叶爬山虎耐修剪,在生长过程中,可依情修剪整理门窗处的枝蔓,以保持整洁、美观、方便。
应用价值:
蔓茎纵横,密布气根,翠叶遍盖如屏,秋后入冬,叶色变红或黄,十分艳丽。是垂直绿化主要树种之一。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
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也宜作工矿街坊的绿化材料。藤茎、根可药用。
五叶爬山虎是垂直绿化、立体绿化以及地被应用的植物,五叶爬山虎的繁殖,通常都是在生长季节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方式繁殖。根据五叶爬山虎容易生根的特点,在入冬时节剪截插穗,挖坑埋藏,从而大量地繁殖了五叶爬山虎,从工程适期栽植后的表现来看,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1、预挖埋藏坑。入冬前,择背风向阳处,挖埋藏坑,长宽随机,但深度要在100厘米以上,以营造适宜的温度(3℃至10℃)、潮润环境,利于插穗在埋藏过程中完成生根、发芽。
2、剪穗成捆。10月下旬以后,选取粗壮无病枝条,自下而上,剪截成20至25厘米长的插穗,上带3至5个芽眼,注意最下端剪口要在基部芽眼以下0.5厘米处,以利生根,然后把插穗按极性一致原则,蹲平基部,顺理成捆,最好计数捆牢,以便于后续操作。
3、埋藏覆土。插穗剪截成捆后,最好当日剪当日入坑埋藏。埋藏时,要注意插穗极性,一定要使基部朝下,成捆的插穗可一捆挨一捆地直立码放,然后在插穗顶部回覆潮润的干净土,约5厘米厚,不使插穗顶部暴露。以后,再根据气温的渐低变化,进行分次覆土,到进入1月份最低气温到来前,其覆土的最后累积应厚达50至70厘米。
4、翌春适期栽植。插穗经过5个月的埋藏,到翌春3、4月间,已自发生出了乳白色嫩芽和多条白根。不过,此时露地平均地温尚低于坑藏地温,不利根的生长,加之平均终霜日也未度过,不利乳芽见光变绿,故栽植期不宜偏早,否则会因低温作用而发生死根回芽现象,不利成活,具体到地,以4月下旬到5月初最为相宜。当然,适期栽植时,减少中间耽搁,尽量做到随取随栽,不损折乳芽、白根,以及栽后及时浇水等等,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栽后一个月,就会看到展叶伸蔓的一派碧绿,当年秋后即可发展得相当可观。
5、五叶爬山虎适应性强,既耐寒(在中国东北地区可露地越冬),又耐热(在广东亦生长良好)。五叶爬山虎耐贫瘠、干旱,耐荫、抗性强,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入冬后疏理枯枝,早春施以薄肥,可促进枝繁叶茂。南京为大陆性气候地区,应植于北墙和东墙基部,向着攀附物倾斜栽植。为防蔓基过早光秃和有利吸附,宜多行重剪。

五叶地锦

地锦
地锦: 鼠李目
葡萄科 爬山虎属
别名:
爬墙虎、爬山虎
地锦是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茎。颈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其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粉叶爬山虎落叶木质攀援大藤本。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枝端有吸盘。单叶互生;叶柄长8~20厘米;叶片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8~17厘米,先端常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柔毛,幼苗或下部枝上的叶较小,常分成3小叶或为3全裂,中间小叶倒卵形,两侧小叶斜卵形,有粗锯齿。花两性,聚伞花序通常生于短枝顶端的两叶之间;花绿色,5数;花萼小,全缘;花瓣先端反折;雄蕊与花瓣对生;花盘贴生于子房,不明显;子房2室。浆果,熟时蓝黑色,直径6~8毫米。花期6~7月,果期9月。
地锦性喜阴湿环境,不怕强光辐射,耐寒、耐旱、耐贫瘠,耐修剪,对土地要求不严,但怕积水;在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长尤其旺盛。一根茎粗2~3厘米的藤条,2年内墙面绿化覆盖面积可达30~50平方米;具有减少噪音、吸尘、降温吸湿、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因此地锦主要用于园林和城市垂直绿化,若使其攀缘附于岩石或墙壁上,则可增添无限生机。枝繁叶茂,炎夏苍翠欲滴,覆满墙壁;入秋,红叶斑烂,夺目十里。因此植于住宅、办公楼、宿舍的墙壁,围墙以及园林中建筑物附近均宜。如使矮小平房建筑攀附地锦,则浓荫如盖,不仅美观,且为室内带来不少爽意。
生态习性:
地锦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至广东。黑龙江、新疆等地也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性耐寒,喜阴湿,在雨季,蔓上易生气生根。在水分充足的向阳处也能迅速生长。唯在大陆性气候地区,植于南墙和西墙者,燥热季节易出现焦叶现象。对土壤适应性很强。

地锦



地锦

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
地锦






地锦




地锦




地锦
相关博文:
2011年博文:
2011•华北的秋天•已经开始变红了的五叶地锦
2011•华北的秋天•那亮丽的一抹彩色
2010年博文:
旅游时拍摄的染红了山岗的爬山虎--五叶地锦
一叶知秋
深秋,学校那一抹彩色
2009年博文:
北京平谷区深秋的一抹彩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