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的酸浆(灯笼果):挂金灯、谷鸟


标签:
秘鲁苦蘵、小果酸浆姑娘、金灯果、锦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天泡子、灯笼果天泡草、王母珠 |
分类: 植物:花卉蔬菜水果树木果实篇 |
别 名:黄姑娘、毛酸浆、灯笼果、灯笼草、沙灯笼、水灯笼、打卜草、打额泡、天泡草、王母珠、黄灯笼、小酸浆。
详细介绍:
该品种生长期限120天左右,适应性强,在国内各地均可种植,温度要求为12°C--30°C,士壤要求中性或弱酸碱生富含有机质的地块,光照要求不严.重庆地区春季种植可在12月小拱棚育苗,2月底{气温稳定超过10度以上}移植大田,4月开始收获5月中收完。
灯笼果属茄科酸浆属。学名毛酸浆,台湾取名黄金莓,俗称金姑娘。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生检测中心化验,灯笼果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和锌、硒、硅、锂、锗等二十一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有A/B/C/D/E等八种维生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百分之七十二的亚油酸,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肉香甜可口,长期食用可预防脂肪堆积,清除体内有毒物质,光滑皮肤,尤其是糖尿病人首选佳果。
生长分布:中国东北
海拔500公尺以下阳光充足的开阔地、荒废地。
科名:
茄科Solanaceae.灯笼草属
学名:
Physalis pubescens L.
英名:
用途:
生长形态:
一年生草本,株高30~50公分。
根系:
茎干:
茎具稜,被毛。
叶的形态:
叶卵形至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6公分,宽1?5~5公分,被腺毛,叶尖锐尖形,叶基圆形,全缘或疏锯齿缘,具叶柄,对生。
花的形态:
枝梢叶腋或枝丫分叉处,萌发单朵浅黄色或白色花,花萼钟形,5裂,裂片披针状三角形,被毛,花冠5裂,裂片基部常具紫色斑纹,被毛。
果实:
浆果黄绿色,球形,被膨大的宿存花萼包被,具5稜或近圆形。
种子:
花果期:
花期2~10月,结果期3~11月。
食用方法:
1、生食
2、制作蜜饯、果汁、果酱、饮料。
药用价值:
果实为浆果,含有十八种氨基酸和锌、硒、硅、锂、锗二十一种微量元素和矿质,还含有物A、B、C、D、E等八种维生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约百分之七十二的亚油酸,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各版均收载了酸浆的干燥宿存萼或带果实的宿存萼作为锦灯笼药用,性味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泡疮,湿疹。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表明,酸浆含有physalins,类特征性成分。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浆具有抗炎,抗菌,抗癌等活性。其抗炎机理可能是抑制PMN氧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而发挥作用。
医学功效:
可败火,一般用红色的味极苦,泡水喝,消炎,利尿。
营养成分:
果实营养丰富,含糖5%-11%、有机酸0.9%--2.3%,每100克鲜果含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铁、磷、钾、钙等微量元素。
口味:
未成熟时味极酸,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非常甜,不仅可以鲜食,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罐头、果汁等多种食品。由于果实酸味纯正,完全成熟的果实酸甜适口,别具一格,是初夏水果淡季的开胃食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原产地:
灯笼果原产秘鲁和智利,但是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产品。当地人随便吃一点,偶尔也在菜市场看到。但是被广泛的引入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种。1807年以前,好望角居民就已经开始培养灯笼果。在南非有商业果园,果酱和罐头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经常出口。中部非洲国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园。在国内长江以南也是有大量分部的,大多以黄姑娘称呼.
澳大利亚分布:
好望角种活之后,灯笼果很快传到澳大利亚,是新南威尔士州居民早期食用的水果之一。现在已经有多处大型果园,也有很多野生果树,传遍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曼尼亚州北部。
生长繁殖:
概述:
灯笼果树体抽生基生枝的能力强,产量高,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5月中、下旬开花,果实南方5月底,北方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较其他果类早上市,而且耐贮运。
灯笼果可耐零下40度底温和零上42度高温,一年栽培,可收益15年以上。由于株型矮小,呈伞状,既适合规模化大口栽培,又可在花园、阳台、楼顶零星栽培。栽后第二年株产量可达3-5公斤,四年后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
相关博文:
2011年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