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案例分析与反思
(2010-05-21 11:29:01)
标签:
杂谈 |
自主学习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石磊
籍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年龄:16岁
性别:男
学校: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第四中学
年级:初三5班
辅导时间:每天晚上7:30------9:30
个案来源:网校学员
二、主要问题概述:
1、从智力因素来谈:磊磊注意力不够集中,相对注意学习以外的事物较多;观察题目时,思维不够变通,似乎在被动地期待外界力量的帮助;知识点记忆不牢固,混淆机械,缺乏灵活理解、学以致用的能力;在思维过程中,由于知识底蕴不够稳固、扎实,思路经常受阻,做题效率低。
2、从非智力因素来谈:磊磊是个活泼、开朗、外向、阳光的孩子,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在审题、解题时缺乏自信,面对自己会的题不敢下手,不敢说出原由,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导致遇到问题时更多的是在空想、空等而无结论。尤其对英语不感兴趣。总觉得英语没有作业,另外磊磊自主能力稍差,容易受外界影响而颠倒主次,学习上只是流于形式地完成一些任务,缺乏学习目标和远大的理想,略显浮躁,飘忽不定。
三、个案的背景资料:
父母文化程度不是太高,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高级饭店的厨师长,收入不错;母亲也有正式工作,磊磊是独生子。爱好音乐,喜欢唱英文歌,有特长,笛子吹得不错。
四、父母管教情形:
父母由于工作都很忙,所以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其言行缺少正确的引导,学习上只是过问一下,根本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
五、与老师同学相处的情形:
在学校表现较好,和同学相处融洽,上课虽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但比较遵守纪律,一般不会捣乱。
六、个案的性格特点:
开朗、活泼、外向、阳光,好动却不主动,守信却不自信,社交广泛,朋友多。
七、问题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家庭条件太优越致使学生没有生活的压力也没有学习的动力,自我约束力差,、聪明机灵但没有用在学习上。
家庭因素:家长的教育方法欠妥,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度不够,缺少正确细心的引导。
学校因素:对磊磊未能做到因材施教,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之间未能达成共识,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八、辅导策略:
实施参与型自我教育——
1、归因训练,对案主进行全面的情况分析,引导其作出正确的归因,发现自身优点,找出自我效能感,增强信心。
2、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引导学生一点点的学,不求多,只求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总有新收获。
3、教给案主战胜困难、克服缺点的方法。比如心理暗示法:学习前先喊“我能行”!
4、与学校老师联系,相互配合,达成共识,对该生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5、引导结交好学生,利用同伴帮助和熏陶,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及时与家长沟通,全方位了解案主,以便更好的实施和调整辅导计划。
7、尝试以书籍、音乐等的影响力来改变他。
九、辅导经过:
1、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辅导老师,为了帮磊磊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决定先试一个月(辅导时间:晚上放学后7:30----9:30,地点:网校)辅导过程中,尽量多给他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他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二来帮他树立自信心。休息时间还经常与他聊天,利用其好动的特点,找一些事给他干。在密切的接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一条原则:在帮教关系中,无论是认识还是情感,我都是以诚恳、真挚的态度对待他,树立教师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使自己成为受教育者喜欢的人,成为对受教育者有吸引力的人,我很清楚自己和学生之间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只有爱心但帮孩子解决不了问题也是空话!所以我努力在“习”字上多下工夫,多做文章,.让该生理解老师的善意和良苦用心。
2、培养学生好学、乐学、虚心求教的态度。我总觉得磊磊学习浮躁,静不下心来。所以想方设法让他“快速落地”,找到学习的感觉。对于一个没有学习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让他动起来,只要迈出这一步,那么“他律----自律----自动”这样的一个习惯养成就很有希望了。我首先引导学生先从简单、容易开始,如每晚记5个单词或做2道数学题等,然后逐步过渡到稍有难度,再过渡到难度较大,最后让他做的和好学生一样甚至比好学生做的还要好。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而且总能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3、提供学习榜样。我总是给磊磊讲一些身边的例子:告诉他这些学生曾经也和他一样,但是自从加入四中网校学习,通过自身努力,现在个个都很优秀,所以没有什么不可以,没有什么做不到,只要立志、克己、力行、内省、改过,一切皆有可能!我还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把这些学生约到网校,给机会让磊磊和这些学生近距离接触,让他们面对面交流,从而让他切切实实感受榜样的力量。
4、激励法。在辅导中,多用奖励、鼓励的方法激励他。如奖给他学习用具、纪念品,鼓励他主动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同时也鼓励他当小老师,给别的学生讲题,因为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自己也能想的更清楚,理解的更透彻,这样比单纯做题效果更好。除此以外,我还让他在学生面前大胆发言,让他建立自信,以此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不忘让他在学生面前露一手:石磊的笛子吹得不错,拿过全国比赛奖项。我多次利用周末其他网员来网校学习之机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让他从同学们敬仰的目光中体验成就感。另外,我还在给磊磊的测试卷的页眉和页脚上做文章,比如上周,学校的语文老师讲的课文是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我就在当天过关测试卷的页眉上不失时机地打印上了张养浩的名句:士当求进于己,而不可求进于人也!以此来暗示、提醒、激励学生。
5、换位思维法。我觉得这是最见效的方法之一。换位思维——就是站在别人的位置想问题。换个角度想问题——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想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例如老师的批评,表面上看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这说明老师很在乎我,说明老师对我的关心和重视,别的同学老师还没注意他呢。在辅导过程中我常用这种方法开导教育他,我发现磊磊渐渐的也能换个角度想问题了,当然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6、以兴趣培养兴趣。磊磊很爱音乐,尤其是非常喜欢英文歌曲,并且他的英文歌也唱得很好,但他却不喜欢英语,成绩也不好。近来我发现他总在哼唱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十、辅导成效
通过一个月的精心辅导,石磊的变化非常大,学校老师反馈信息说他在课堂上基本能安安静静听老师讲课,注意力也比以前强多了,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作业也能按时上交,而且能主动结交学习好的学生了。磊磊的父母也高兴的向我反馈信息说孩子近期变化很大,在家能主动干家务,学习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可以看得出来,石磊同学正在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非常可喜的!
十一、经验反思:
让孩子————
学习上自主
生活上自理
道德上自修
(杜成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