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与2016年对比
(2016-10-19 22:41:25)
标签:
文化历史 |
分类: 奋斗生活部 |
李庆豪: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与2016年对比(历史)
2016年9月26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通知显示,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学科的修改是原来的选修二、五、六模块删除,列入考试大纲的选考模块有三个,选修课程一、三、四模块。
201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电子版。对比2016年的考试大纲历史学科内容,发现修改部分与《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有较大差别,主要是修改的内容比《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多。现罗列如下。
一 格式体系变化
一、原考试大纲首先讲述“考试性质”及一段表述,新考试大纲删去了“考试性质”及一段表述:
二、表述层级调整:
原考试大纲的Ⅱ部分标题是“考试内容”,下设两大部分,分别是“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二、考试范围”。
另外,在“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前,安排了考试内容、命题要求的依据的表述。
新考试大纲共分两大部分,分别是“Ⅰ.考核目标与要求”、“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原考纲的考试内容、命题要求的依据,二是原考纲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两者是合并在一起的。
二 内容表述变化
一、考纲的考试内容、命题要求的依据的表述调整:
1.考试内容依据变化:
原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新考纲表述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
2.命题要求依据变化:
原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调整:
1.第二部分“调动和运用知识”调整:
原考纲表述: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新考纲表述: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2.第三部分“描述和阐释事物”调整:
原考纲表述: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新考纲表述: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3.第四部分“论证和探讨问题”调整:
原考纲表述: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新考纲表述: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三、考试内容范围的调整:
(一)选考一调整:
原考纲内容是: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俄国农奴制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新考纲内容是:
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
(二)选考二调整:新考纲全部删除
(三)选考三调整:
1.“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下内容调整:
原考纲为: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3)“非战公约”
(4)国际联盟
新考纲为: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
(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
2.“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下内容调整:
原考纲为: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
(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新考纲为: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3.“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下内容调整:
原考纲为:
(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新考纲为:
(3)两伊战争
(四)选考四调整:
1.“2.东西方的先哲”下内容调整:
原考纲为: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新考纲为:
(2)柏拉图
(五)选考五调整:新考纲全部删除
(六)选考六调整:新考纲全部删除
原考纲的选考二、五、六删除后,新考纲对选考剩余三个模块重新编排序号,原考纲中的选考一、三、四分别调整为选考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