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agezi
dagez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304
  • 关注人气:4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乎世界之潮流

(2012-09-11 16:57:25)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和习题

汤因比认为,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汤因比认为,并不是所有文明都是能顺利成长壮大的,事实上,有些文明流产了,有些文明则在它们生长的早期就停止了,这显然是因为挑战过量而致。在他看来,挑战与应战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压力、刺激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强。太弱则人类生命的潜力不易焕发;太强会使人类的生命力全部都消耗在应付环境上,而无力进行创造;只有适中的挑战,才能激发文明的生命力,人们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应战。

中国的文明产生于黄河流域,也是在黄河流域遇到了挑战。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蓝,但是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文明产生於黄河而不是长江流域(按,近年来考古发现长江中下游也是中华民族的诞生地,这有待于专家们研究,我们在这里只谈汤因比本人的观点),也不是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更不是在戈壁滩,其原因何在?在汤因比看来,主要就是在於黄河流域遇到了其它地方所没有的挑战。“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黄河下游)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挑战严重得多。”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之地,除了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之外,气候的灾难似乎更严重得多,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正是生活在这里的人遇到了一种挑战,而其余人等没有遇到的缘故。“我们所能肯定的仅有这么一点,就是在黄河岸上居住的古代中国文明的祖先们,没有象那些居住在南方的人们那样享有一种安逸而易于为生的环境。”南方的居民,“例如在长江流域的居民,他们没有创造文明,他们为生活而斗争的难苦性也的确比不上黄河流域的人。”黄河流域之所以产生中国的文明,据汤因比的论点,是由于这里的居民遇到了挑战,而他们也成功地应了战,不但继续生活下来,而且在应战中诞生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汤因比说:“停滞的文明之所以丧失了活动的能力,是由于它们曾经用力过猛的缘故。它们对于挑战的应战所花的力量的严重程度达到了剌激发展和引起失败的边缘。”爱斯基摩人的用力过猛之处就在于他们在冬天还留在冰雪上依靠捕捉海豹为生。因此汤因比提出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爱斯基摩人究竟是北冰洋的主人,还是它的奴隶”?爱斯基摩人虽然征服了北极的自然环境,但也成了那里的“囚徒”。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着列强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其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

近代世界的潮流是什么?现代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校本选修课
后一篇:2012年10月0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