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agezi
dagez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823
  • 关注人气:4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话孔子(一)夫子何人

(2012-02-11 22:33:34)
标签:

文化

分类: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和习题

    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为了解决社会出现的现实问题,先后产生以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为代表的许多学派,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论战,引发了一场历时达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也迎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这就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学说各成一家之言,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中最重要且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儒家学派。所以要了解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我们就要先从儒家说起。儒家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那么,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第一部“实话孔子”之——夫子何人。

  孔子是什么人?拿这个问题问中国人,十有八九会说圣人啊。在孟子时代,孔子是圣人差不多都是定论了。孟子认为有四种圣人。伯夷,是“圣之清者”,也就是“圣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之任者”,也就是“圣人中最负责的”。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就是“圣人中最随和的”。孔子,是“圣之时者”,这是什么意思呢?鲁迅先生说只能翻译为“摩登圣人”,鲁迅先生说除了这种翻译没有别的法子。现在的意思就是时髦圣人、时尚圣人,大约也可以叫“文化超男”。这当然不是孟子的原意,孟子原意是什么意思呢?是圣人当中最识时务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孔子善于处世。孟子说,孔夫子的处世之道,是“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下》)。什么意思呢?就是该离开就离开,走得快快的;该呆着就呆着,呆得长长的;该隐居就隐居,决不贪图名利;该做官就做官,也不自命清高。总而言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很知道因时制宜,所以是“圣之时者”。那么孔子是不是特别识时务的圣人呢,我们后面还要再讲,大家就知道了。

  现在的问题是,说孔子是圣人,孔子他自己同意吗?不同意。孔子的说法是“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说圣人和仁人,圣和仁这两个称号,我不敢当。他老人家自己的说法是,普通人。《论语》一书中,孔子两次说到“吾犹人也”,一次在《述而》,一次在《颜渊》。就是说,我和别人差不多,我也是个人,与别人没什么两样。那么,孔子是普通人吗?是,至少原本是。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或者七十四岁(算法不同)。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孔子的祖上本是宋国的贵族。而且追根溯源,还是商汤的后代。后来,孔氏家道中落,又受到权贵威胁,便迁到了鲁国,其实是移民。孔子本人,则生于鲁国,长于鲁国。就是说,他祖籍是宋,国籍是鲁。宋为商之后,鲁为周之后。孔子身上有两种文化的交融。移民到鲁国的孔家已经没有了在宋国的风光。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音核)只当过“县级干部”(邑宰),而且在孔子三岁那年就去世了。所以,孔子的童年很苦;他的一生也不顺。不过这种苦和不顺,反倒成全了孔子,使他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也就是说,孔子即便是圣人,那也是苦出来、逼出来的圣人。

  但是孔子活着的时候就有人说他是圣人。当时一位官员对孔子的一个学生说,你们老师恐怕是圣人吧!“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先生恐怕是圣人吧,他怎么那么有才啊,多才多艺啊!孔子的学生怎么说?那当然了,他说“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什么意思?老天爷就是要让我们老师当圣人啊,不但要让他当圣人,而且还让他多才多艺。

  孔子的这个学生就是子贡。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他在《论语》当中出现的次数是排第二,第一是子路,第二就是子贡。子贡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擅长于搞外交,擅长于搞政治,也擅长于做生意,他是孔子学生当中最有钱的。据说,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他赞助的。他和孔子的关系非常亲密,甚至也很随便。孔子的许多名言,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对子贡说的;孔子学说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也是子贡总结出来的。 

    有一次子贡就去问孔子:老师,您看我这个人怎么样啊(“赐也何如”)?大家注意,我们读《论语》要注意这些人对话之间的称呼。孔子所有的学生在讲到自己的时候是只能称名的,所有学生对老师说话只能说自己的名,不能说自己的字。字是尊称,字是称别人的,自己说自己不能说自己的字,比方说电视剧里曹操说“我曹孟德”,这不对了,曹操只能说“操也如何”。这是礼节。

  子贡问,“赐也何如?”老师看看学生我怎么样啊?孔子说:你是个东西啦(“器也”)。什么叫器呢?就是器皿,比如说盘子,杯子,瓶子。但是孔子说的这个器,不单单是器皿,广义地说就是个东西了。那子贡说:那老师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何器也”)?孔子说:“瑚琏也”!瑚琏是什么呢?钱穆先生取其贵重华美,认为这是赞许子贡为“廊庙之材”(钱穆《论语新解》)。李零先生则是有分寸的肯定,因为“瑚琏是重器,但不是最重要的器”(李零《丧家狗》)。李泽厚先生认为是有褒有贬,半开玩笑(《论语今读》),这个我比较赞同。我也认为孔子是半开玩笑。瑚琏是宗庙里放米饭、粮食的礼器。但是这个东西是放在庙堂里面敬神祇、敬祖宗的,所以瑚琏的意思是高级饭桶。他的意思是:阿赐呀阿赐,你是一个“又贵重又华美的高级饭桶”。

    我觉得,孔子是敲打子贡。孔子教学生有个特点:因材施教。有的学生要鼓励,有的学生要敲打。子贡就经常被敲打。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什么意思呢?君子不是东西。这不是骂人,意思是,君子他不能够是一个有固定用途的什么东西。君子追求的是道,道在器之上。君子应该求道,而不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器,所以“君子不器”。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敲打子贡呢?因为子贡这个人太聪明了,但这人一聪明啊就会有毛病,什么毛病呢?耍小聪明,卖弄聪明,炫耀聪明。据《论语》记载,子贡喜欢方人,方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讥讽,一种说是比较。其实这两种解释在我看来是一回事,就是子贡这个人他老喜欢拿自己和别人比,比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人家都不如咱,那说起话来就不太好听了,或者说起话来就不太客气了,或者说到别人的时候他就带着讽刺的口吻了。孔子觉得这不行,这样的学生得敲打。你到处卖弄你的小聪明,你不得得罪人吗,你不得惹事吗,老师不能不管啊。

  所以孔子说,赐啊,孔子就叫他的名了,你就那么优秀吗(“赐也贤乎哉”)?我就没那闲工夫(“夫我则不暇”),我就没有闲工夫来把别人跟自己比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孔子这是对的,一个人不要老和别人比。现在很多人就是喜欢拿自己跟别人比,比下来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这叫人比人气死人,结果给自己惹一肚子气;还有一种比法呢,比下来就觉得别人处处不如自己,结果是什么呢,骄傲自满。所以孔子说我没这些闲工夫,不要比。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有优点,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少看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挑别人的毛病,多想想人家有什么比我强的地方。那么你把这个长处学过来。你从张三那儿学一点长处,李四那儿学一点长处,王五那儿学一点长处,你不三个长处了吗!你从张三那儿看一毛病,李四那儿看一毛病,王五那儿看一毛病,你自己仨毛病!孔子敲打他。

  但是敲打归敲打,孔子还是非常喜欢子贡的。孔子临终的时候,子贡赶来看他,孔子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啊?说我死了以后,我的这些谁来继承啊?谁来继承?子贡他们啊。孔子这话,就有点托以后事的意思了。事实上子贡对孔子也是忠心耿耿,情深谊长。孔子去世后,学生们都守丧三年,唯独子贡在墓前守了六年。后来又力排众议,力挽狂澜,极力维护孔子的“光辉形象”。孔子去世以后,子贡发起了一场造圣运动,把孔子打造为圣人。而且当时社会上刮了一股否定和贬低孔子的风,而且就拿子贡来说事,说子贡比他老师强多了。子贡这个时候就出来说话了,说你们懂什么啊!我端木赐,我这个房子院墙很低,只有肩膀那么高,你们一看,哦,里面房子不错,都看清楚了;我们老师的房子是什么房子,深宅大院,你门儿都摸不着,哪知道他老人家深浅啊?别人再优秀那是丘陵,我们老师那是太阳,月亮,谁都超不过。

    孔子在世时,谦虚地不敢承担“圣贤”之名。但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作为“万世师表”而被世人所敬仰。传说中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的贤达有七十二人,“孔圣人”的名号便是在孔子逝世后通过弟子的传播得到巩固的。那么,既然孔子并不同意别人称他为“圣人”,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有位太宰问子贡说,你们老师可能是圣人吧?子贡马上说那当然了!老天爷就想让我们老师当圣人。孔子说,不对。“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说太宰这些人他知道我吗?我小时候是很贫贱的,因为我很贫贱,所以我会干很多脏活、苦活、累活、下贱活。这句话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都只知道孔子是大圣人,不知道孔子小时候是苦孩子。孔子小时候干过很多活,做季氏大夫的家臣,看过仓库,喂过牲口,做过会计,一步一步地做上去,自学成才。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这个“多”,是“多才多艺”的多,还是“多能鄙事”的多?太宰问的显然是前者(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孔子的回答却显然是后者(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多能鄙事”是不能算作“多才多艺”的。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孔子并不欣赏这个“多”。比如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就直接翻译为“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术吗?不需要”。李泽厚先生的翻译是有依据的,依据就是朱熹的注。朱熹认为,孔子虽然承认自己“多能”,却又特别说明那不过是一些下贱的技艺而已(所能者鄙事尔),不足为道,与圣不圣的也没关系(非以圣而无不通也)。据此,孔子的话就可以理解为:我因为少年贫贱,多少能干一些粗活。如果是真正的君子,会有这么多技术吗?不会的。这当然也通。但这样一来,孔子不但答非所问(何其多能也),而且连多才多艺和自己是君子也都否定了。这好像有问题。

    我更赞成李零先生的解释:孔子认为“多能”这事,与是不是圣人没关系,与出身好坏也没关系。恰恰相反,就他个人而言,反倒正是少年时代的贫贱所造成。实际上,同在《论语·子罕》,就有孔子的一句话:“吾不试,故艺。”试,就是举用、出仕、做官。因此,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不被国家任用,所以才艺特多。多艺既因“不试”,多能岂非因为“贫贱”?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是什么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孔子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圣人,我会的是些下贱活,怎么会是圣人呢,君子是不会这些下贱活的,这是一种解释。但另一种解释说,我之所以多能,是因为我从小吃过苦,我会干很多别人干不了的活,那些养尊处优的人,能有这么多能耐吗?关键在这里,“君子”二字怎么解释?我认为,此刻的君子是君子的本意,就是君之子。君子这个词本意是君之子,就像公子,公子的本意是什么呢,公之子。再翻译过来是什么呢?上等人。上等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哪会这个?只有穷人的孩子才早当家呀。孔子小时候受过这么多苦,他才能够多才多艺,所以他说“君子多乎哉?不多也”。那些高贵的人、上等人,他能有我这么多本事吗?没有。这是第二种解释。而且我倾向于后一种解释,而且我认为孔子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或者大学问家,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与他小时候的吃苦是有关系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要多吃点苦,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不是好事。

  即便孔子的意思不是我解释的这个意思,我觉得也很了不起。因为这个时候孔子已经非常有名了——虽然他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他至少是文化名人—— 一个人成名了以后往往不愿意说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些苦难遭遇,或者是不大被人看得起的那些事情。事实上孔子最后也是看不起那些事的,他称之为鄙事嘛,就是下贱活。我们后面还要讲到,他反对他的学生学农,反对他的学生干活,看不起。但尽管看不起,他还实事求是地把这个说出来,我觉得也很了不起啊。仅凭这一点,我们将敬重他老人家一辈子。

  幼年坎坷的生活经历对孔子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从《论语·子罕》篇中的这条记载,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年少贫贱的邻家子弟,一个成为了普通人的孔子。那么,当孔子走下圣坛,在易中天教授看来,作为普通人的孔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的答案是“学人”,孔子是个学人,理由有三条:好学、博学、活学。

  孔子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他的名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大家都很熟悉。孔子说,他十五岁就“志于学”(《论语·为政》)。直到晚年,依然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孔子甚至说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请大家注意孔子的口吻,称自己是什么?丘。这个时候孔子说这句话他没有特定的对象,他用谦称丘。他说,像他这样忠厚诚信的人,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会有,却都“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好学”的看重,还在“忠信”之上。这两个字,他只给过一个学生,那就是颜回。孔子曾两次对人说,自从颜回去世,就再没有听说有好学的人了。这两次,一次是对鲁哀公,一次是对季康子,两次都说“有颜回者好学”,都说“今也则亡”(《论语·雍也》、《论语·先进》)。

  第二,博学。当时有个卫国人去问子贡,说:“仲尼焉学?”仲尼从哪儿学的?请注意这里的称呼,称的是孔子的字,仲尼。《论语》一书中称孔子有各种称法,孔丘、仲尼、夫子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仲尼学问那么大,他跟谁学的?他从哪儿学的?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好奇,还有一种是质疑。因为现在社会上的人都有好奇心啊,如果看见一个人学问特别大、课讲得特别好,他就要琢磨琢磨哪个学校毕业的,哪个专业啊,哪个老师啊,他得问问;你要是答不上来他说你是骗子,你的学问从天上掉下来的?正如李零先生所说,老师的老师是谁,有时是大问题。问题在于孔子他恰恰是个没老师的,用今天的话说,他是自学成才。那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呢?自学成才好像总觉得可疑啊,没受过正规训练嘛。子贡怎么回答呢?子贡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文武之道什么意思?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创造的文化精神和精髓。未坠于地,它没有沦丧,没有消亡,在哪里呢?在民间,在人,每个人那儿都有。每个人都能在民间学习,只不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而已。所以子贡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文武之道遍地都是,就在我们社会当中嘛,我们老师在哪不能学,他干吗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专门的学校、专门的专业呢?用不着啊。

  这个回答相当地漂亮。我们都知道,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他只要学问是真学问,只要他课上得好,你管他哪个学校毕业的!哪个老师教的!他干吗非得就有一个固定的老师、一个固定的专业呢?所以我很赞成李零先生的观点,李零先生的《丧家狗》说“学无常师,才叫大师”。什么叫大?有容乃大。什么叫师?可法曰师。就是你的容量非常大,兼收并容,这才是大;而你的这种学习别人是可以学习的,这才叫师呢,加起来才能叫“大师”。

  孔子就是这样的大师,而且他这个学人也不是专家型的。《论语·子罕》记载了一件事:达巷党人评论孔子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什么叫“达巷党人”?杨伯峻先生的解释说,达是地名,巷党就是街道、里巷的意思,党就是讲这一个地方。比方说咱们一个乡,叫乡党,现在陕西人还保留了这样一种称呼,见了一个陕西人,“我陕西人”,“你陕西人?乡党”,老乡啊。他的话传到孔子那儿了,孔子就跟学生们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我干什么呢,我当马车夫吧。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郑玄、朱熹这些人解释说达巷党人夸孔子呢,说孔子这个人太伟大了,他太博学了,他学问样样都好,我们都不能叫他是某某专家,只能叫他大师;而孔子很谦虚地说,我哪是大师,我就是赶车的。这是一种解释。而杨伯峻先生、林语堂先生、李零先生认为不是,认为是讥讽或者是叹息。

  杨伯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所著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书都是古籍翻译的重要著作。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曾撰写《孔子的智慧》一书,将儒家学说介绍到西方社会。李零先生现为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他撰写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在知识界引起巨大反响。那么,这三位学者对于孔子的“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这句话各持什么样的看法呢?

  杨伯峻先生认为达巷党人的意思就是叹息,哎呀,孔子这个人嘛,博学是博学,没有专长,什么专家都算不上,可惜了了。林语堂先生的解释是什么呢,孔子这个人啊,样样精通,但又样样稀松,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精。李零先生怎么解释的,李零先生说这是一个比喻,就是孔子说如果要做一个专家的话,我做什么呢?我是做射击手呢,还是做马车夫呢?李零先生说,射击手的特点是什么?盯准一个目标,你要射击嘛,你要瞄准,瞄准一个地方,你不能乱动,专家型的学者;马车夫是什么?赶着车到处跑,非专家型的学者,通才。孔子说,我选择做马车夫。也就是孔子并不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就得做某某一种学问,别的学科不能涉及,孔子不这么认为。

  孔子好学,孔子博学,孔子还活学。孔子的学问都是活学问,孔子不做死学问,因为他“学无常师”嘛,他的主张是“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也就是说他不但在书本上学,也在社会中学,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学,所以他学问做得很活。

  易中天教授认为,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首先是一个好学、博学和活学的人。在《论语》一书中共有64次提到了“学”字,从开篇首句的“学而时习之”到“学而不厌”,再到“敏而好学”,“学”的精神始终贯穿着孔子的思想和行动。那么,孔子的学问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好呢?三个原因:第一是悟性,第二是贯通,第三是实践。

  孔子讲究做学问要有悟性。有一天,孔子突然问他的学生子贡:赐啊,你觉得你和颜回两个相比怎么样(“汝与回也,孰愈”)?前面我们讲过了,子贡老喜欢和别人比,而且比下来的结果都是别人不如自己的。你跟颜回比比怎么样?子贡这回可能学聪明了,子贡说:哎呀,端木赐哪里敢和颜回比啊(“赐也何敢望回”)!颜回这个同学,老师教他一,他回去一琢磨想出十来了(“回也闻一以知十”);赐呢,都想不到二啊(“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很赞同,点点头:嗯,“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这句话又怎么翻译?吾与汝,吾就是我,汝就是你,当中那个“与”是什么意思?就是我赞成你,与就是赞成的意思,我赞成你的说法,你是比不上颜回。

    孔子为什么对颜回的评价这么高呢?就因为颜回有悟性。孔子做学问,最反对四种毛病,叫意、必、固、我(《论语·子罕》)。意,就是凭空想象;必,就是绝对肯定;固,就是固执拘泥;我,就是自以为是。这四种毛病,孔子都没有,今人都不少。原因之一就是没悟性,一根筋,认死理,画地为牢,还死不开窍。

  请注意这个地方,子贡称了颜回的什么?名。颜回字子渊,所以称字要称颜渊,但是子贡没有叫他颜渊,叫他颜回。那是不是子贡对颜回不礼貌呢?不是,因为是在跟老师说话,跟老师说话谈到其他的同学,必须说名,不能说字。而且后代一直延续这样的一个礼节,对尊者说话的时候,说到自己的同辈、同级,都是说名的,直呼其名。比方说跟皇帝说话,提到曾国藩,你就说“曾国藩怎么样”,就这么说;但是你见了曾国藩你用另外一种称呼。

  子贡为什么比不上颜回呢?颜回闻一知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举一反三,就是有悟性。学人文学科的,悟性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的观点。而且我觉得一个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悟性。以前我们很多人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播知识,这个我不是太赞成的,知识当然要传授,但是知识不如方法,方法不如智慧。打个比方说,好比咱们电脑,知识就好比数据,电脑没有数据是不能运行的对吧;方法好比什么呢,程序。程序重要还是数据重要?程序重要。你没有程序这个电脑不能运作啊;数据你可以录入,而且数据你录不完的,知识你是学不完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方法,你要有了方法,你拿来知识是有用的知识;你没有方法你一地鸡毛,知识是没有用的。而更重要的是要有设计程序的程序,那就是智慧,这个就要有悟性。

  有一次孔子跟子贡说:赐,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就是读书读得多,知识挺多,记性又好啊?子贡说:是啊,不是吗?原文是“然。非与?”孔子说:“非也”,不是,我这个人不是书读得多、知识多、记性好,是什么呢?“予一以贯之”,做学问的诀窍是用一个东西去贯穿它。什么东西,孔子没说。但是我们可以领会,也就是我们做学问和学习,一定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基本观点,可以是基本方法,可以是内在逻辑,一定要有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叫什么呢?叫纲举目张。纲举则目张,你没有纲,你、这些目是没有用的。可惜,中国的学术界,多的就是鸡零狗碎,少的就是一以贯之。就连民间一些人,崇拜的也是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回字的四种写法他都清楚,三皇五帝,子曰诗云。这样的人能算知识分子吗?我看只能算字纸篓,或者王朔说的“知道分子”。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记住孔夫子的教导,老喜欢比知识多。

  这就说到孔子的第三条了,实践或者说有用,孔子非常强调实践。为什么强调实践呢,就因为孔子的学问主要是两门:一个是政治学,第二个是伦理学。这两门学问都是实践性非常强。我不是说所有的学问都要实践,有的是可以不需要的,但有些是必须实践的。政治学、伦理学必须实践,不实践没有用,不实践就没有意义,你不实践你也不知道你的观点是对是错。政治学要在哪实践?官场。伦理学要在哪实践?社会。要实践政治学和伦理学要干什么?做官。因为你做了官以后你才能推行你的政治主张,才能进行政治学的实践,你做了官以后你才能敦风化俗,你才能进行伦理学的实践。由于孔子的学问是这样的学问,这就注定了孔子必须做官。那么孔子他想做官吗?我们下集告诉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