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毕业论文 |
刘祖云主编《社会转型解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0版
57页
所谓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方式”。
89页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用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迷信的、宿命论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一切都将听天由命,事物的发展注定如此”。
14页
文化层面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世俗化。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当人类面临自身难以解释的现象和难以征服的力量时,往往祈求或求助于“上帝”或“神灵”,崇拜上帝和信奉神灵,因此成为人们自我解脱和自我慰藉的主要生活方式。随着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的增强和提高,从此,人类在其求生存图发展的斗争中,逐渐从信奉神灵转向相信科学,从依靠彼岸世界的异己力量到相信此岸世界的自身力量,并对新事物新思想采取开放的态度。
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12版
99页
中世纪欧洲贵族制度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8只11世纪的欧洲贵族可以称为“封建贵族”,具有以采邑为基础、贵族谱系不明确、土地继承有困难等特点;12至14世纪的贵族可以称为“等级贵族”,具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性、贵族成为一个等级、表现出种种等级制的特点;15至16世纪的贵族可以称为“权贵贵族”或权贵统治者,特点是等级原则为阶级原则所取代,贵族不再是一个具有严格等级规定性的集团,而是有权、有势的富人阶级的一个统称。
100页
布洛克断言:就阶级含义而言,13世纪以前欧洲没有一个世袭的、家谱清晰的贵族特权阶级;只是在13世纪以后,加洛林王朝时的显贵的后裔、地方上的地主和不同起源的骑士,才共同构成一个有着共同生活习惯的贵族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