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之:论坛跟帖
在阅读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采用论坛跟帖式展示法,它是借鉴网络论坛便捷交流信息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展示方式。
展示准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内容厚重、感情充沛、看点诸多、角度丰富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以“找看点”为延伸点,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从概括内容、抒发感情、说明事物、表达感受、欣赏语言、细节品评等角度,寻找发现,提出问题,形成观点。
发起论坛:学生通过网站论坛、板报专栏、投影呈现、笔记本漂流、便笺张贴等形式开设论坛,就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发起话题,展示思考和见解。精彩的话题列举如下:一株胡杨的独白、说说塔里木河、课文中的“水”、课文中的数字、文中的忧患意识、悲剧并没有止住、说说“问题出在近30年”中的“问题”、4个“盲目”用得好、我喜欢课文中这样一句话,等等。
我顶我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继续深入研读课文,踊跃跟帖展示思考成果。要求帖子内容有深度,有价值。每个学生跟帖不少于5个。这样的展示促使学生多次研读文本,并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同时促进学生以文字对话,向伙伴学习。这是安静的展示,却是灵敏的寂静,思维的歌唱。
微型讲坛:选取跟帖流量较大的几个论坛,小组合作,整理帖子材料,形成专题文章,在班内开设“百家讲坛”。各位版主登坛开讲,就具体问题做详细阐述,讲座有观点,有例证,有议论,有抒情,有来自文本的发现,有来自伙伴的智慧。讲者娓娓道来,听者全神贯注,将感性的材料与观点上升为理性的建构。
价值分析:这种展示区别于语文课堂常见的口头语言展示形式,更强调静态文字交流的深度展示方式。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教师葛小丽、赵文磊)
展示之:诗歌朗诵
陶行知曾在《创造宣言》中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人。”去年,我就和这样一个孩子不期而遇。正是她的创造,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那天我们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我引导学生用“抓事件”和“品细节”两种阅读方法解读文本后,觉得他们对英雄嘎羧已经肃然起敬甚至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便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小练笔”:
1.
我心中的嘎羧:它是一头______的战象,因为它____________。
2.
嘎羧,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
(从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说一两句话。)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
“它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因为它在26年之后,仍牢记着陪伴自己出生入死的象鞍。”
“它是一头重情重义的战象,因为它对村民依依不舍,没有忘记村民对它的无私救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临死前绕着村寨走了三圈。”
“嘎羧,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以后就要做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喜欢写诗的咏琪站了起来:“昨晚我预习后躺在床上,思潮起伏,久久不能入睡,闭上眼,嘎羧的形象就浮现眼前,嘎羧的吼声就萦绕耳畔。我索性写了一首小诗寄给天堂里的嘎羧。”
我们不会忘记
——致英雄嘎羧
我们不会忘记
四三年打洛江畔的那场血战
你和战友们拼命杀敌
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我们不会忘记
你重见象鞍时的激动与欣喜
对辉煌过去的留恋与回味
凝聚在你闪闪的泪光里
我们不会忘记
你重回浴血搏杀的战场
久久凝望,亲吻礁石,奋力吼叫
这片热土承载了你太多难忘的记忆
……
价值分析:咏琪甜美深情的朗诵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从她动情的展示中我明白了: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和文中的形象血脉相连了。
展示之:现场辩论
预设的课堂总会有意外的美丽。难忘那堂《老人与海鸥》,快下课时,最调皮捣蛋的黄建勇举起手来,一反常态地发问:“老师,老鼠要不要保护?”这一问,教室像烧开了水似的沸腾起来。我听到有孩子在嘀咕:“是啊,老鼠也是动物,要不要保护呢?对了,还有蚊子、苍蝇呢?”
我真的有点儿慌了。我故作镇静地让小组展开讨论,以求在山重水复之时,看到柳暗花明。在他们讨论的空隙,我想起前面所学的《鹿和狼的故事》,恍然大悟:是孩子们对生态平衡的理解不够深入啊!这也许是天意,是上天为我们创设一个夯实生态知识的契机,我一定要抓住它!我引导各小组分为正反两方,开始了现场辩论:
正方代表赵珂振振有词地说:“我方观点是,老鼠应该保护!因为在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生活中既需要猫,也需要老鼠。仅仅根据人类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会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所以我方认为,老鼠应该保护!”
反方也不甘示弱,代表孙巍玮奋力反击:“我方观点是,老鼠不应该保护!老鼠是‘四害’之一,它带有病菌,糟蹋粮食,繁殖能力极强,对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我方认为:老鼠不应该保护!”
正方马上有人反驳:“老鼠的危害,那也只是对人类有害而已!人类总习惯把自己当自然界的主宰,自私自利,愚昧无知!要我说,老鼠还是要保护,而且要尽早!昔日武松打虎,成了英雄;今日谁要打虎,就是罪人。如果老鼠有朝一日濒危了,再加保护就为时晚矣……”
……
价值分析:双方针锋相对,妙语连珠。孰是?孰非?谁输?谁赢?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唤醒了孩子们“冬眠”的问题意识,激发了他们探索的热情和展示自我的勇气,给课堂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展示之:艺术表演
2010年春节,我校给五、六年级学生布置了一份独具特色的寒假作业,“三贤路上寻‘三贤’”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新学期开学,孩子们带着搜集的“累累硕果”重返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紧锣密鼓地准备展开。
最令我难忘的是六一阳刚组的展示,他们把尉氏县三位古圣先贤尉缭、蔡邕和阮籍的知识,创作成融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三句半:
欢欢喜喜台上站,心中激动难以言,要问我们说的啥,三句半。
今天说个三句半,说得不好多包涵,不管说得好不好,别跑!
俺们几个话挺多,大家不要嫌啰嗦,希望能够捧捧场,鼓掌!
父老乡亲注意听,听后还要心中铭,若是精神不集中,听不清。
走上台来我先说,说说综合实践课,三贤路上寻三贤,不难!
尉氏位于蓬池畔,人杰地灵有三贤,明德弘扬三贤风,真中!
秦王嬴政有尉缭,军事才能真叫好,辅佐秦王灭六国,骄傲!
东汉才子数蔡邕,为人耿直流芳名,经史音律无不通,全能!
魏晋狂人阮步兵,终日酣醉不愿醒,若问联姻中不中,不行!
尉缭谋略胜千里,传世名著尉缭子,战略战术有见地,神气!
旷世逸才蔡伯喈,诗赋碑诔后人学,飞白书体显神功,真绝!
阮籍啸台峙城东,魏晋名流啸此中,率性猖狂天地空,恢宏!
…….
价值分析:4个演员,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形象的说辞,夸张的pose,滑稽的神态,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教室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课堂气氛不再沉闷。
展示之:知识竞赛
没有竞争的课堂就好比一潭死水,是一个快要死了的课堂。唯有竞争,才能救活整个课堂。再次回到那堂“三贤路上寻‘三贤’”的综合实践课,为了确保孩子们真正了解“三贤”知识,我在第三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三贤知识竞赛”。
首先在屏幕上明确了比赛规则和要求。比赛题目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每题50分,抢答题每题100分。
……
师:“好,比赛开始。第一题,请第一组回答,三贤路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尉氏县历史上哪三位贤能之士?开始!”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回答:“尉缭、蔡邕和阮籍。”
……
师:“第五题,抢答题,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除他之外,还有哪六位?开始!”
生:“嵇康、阮咸、孔融、刘伶、向秀,还有山涛。”
师:“第六题,抢答题,老师写了一首藏头诗,里面藏有我的网名,请看屏幕:吾本蓬池一朵莲,心出污泥而不染。若非一番风雨摇,水荷焉能散淡然。请问诗中的‘蓬池’指的是什么?若能说出我的网名,额外加分哦!开始!”
“藕池!”第二组一个小男孩儿抢答道。
师:“不对,继续抢答。”
“啊?怎么不对?”小男孩儿还没缓过神来,第四组的赵珂忙说:“蓬池指的就是我们尉氏,除此以外,我们尉氏县还叫三贤里呢。老师的网名叫‘吾心若水’对不?”
好聪明的孩子,我激动地和她拥抱在一起,轻轻告诉她:“老师好喜欢你!”
她向我眨了下眼睛:“老师,我也是!”
……
价值分析:在后面的总结中,有位同学说:“我很喜欢今天的知识竞赛,紧张而刺激,富有挑战性但有成就感,竞赛让我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的无穷乐趣!”是啊,僵化的学习方式,没有谁能够长久全心全意地投入。争强好胜是人类的天性,而知识竞赛,恰似助推孩子热情燃烧的催化剂,把人的这种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系河南省尉氏县蜜蜂赵明德小学教师韩海霞)
郭瑞编后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达标测评”是新课堂倡导的教学流程,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超市,生命狂欢的舞台。其中交流展示是量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效果的重要环节。
“展示”相对应的英文是“reveal、show”,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揭露、呈现。学生通过语言、形体等方式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理解、观点的差异,从而使“旁观”的教师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说,展示即表达,展示即暴露。
展示过程的价值在于,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波澜。在学生思维困惑的时候指点迷津,在学生浅尝辄止的时候适时追问,把学生调整到最佳状态。而在交流展示中,生生互动、相互启发,互相分享“劳动成果”,展示者和倾听者都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我们列举的8种展示方式不一定是当前最新颖的做法,肯定还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形式被运用于一线教师的课堂中。值得强调的是,形式始终为内容服务,新课堂忌讳为了展示而展示的伪高效。一节课,学生究竟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定。而关键问题则要求教师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身动、心动、神动的展示中,表达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