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枪》越“骂”越火 第一周票房已经破亿

标签:
电影三枪票房二人转张艺谋沈阳娱乐 |
分类: 明星 |
小沈阳:低俗也没关系,随便说,观众乐了就好!
程野:叔叫嫂都没关系!
孙红雷:我们就是想在贺岁档奉上一出小品,让大家高兴高兴。
闫妮:我觉得二人转演员是天性,非常解放的演员。那种程度可能有些专门学表演的人一辈子也达不到,他们真是从人民当中摸爬滚打出来的。
12月11日正式公映的张艺谋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简称《三枪》)虽然引来了板砖乱飞,但是如同张艺谋之前的几部电影一样,伴随争议声,票房依然连创新高,虽然今年贺岁档期大片云集,但是据记者了解,《三枪》在各大院线的排片表上占据了70%左右,远远超过《刺陵》和《风云2》。
另外据《三枪》发行方新画面提供的数据,《三枪拍案惊奇》首周末(含周四晚上的点映)票房已经突破亿元大关,达10132万元的成绩。据悉,《三枪》的四天票房分别为:10日,1011万;11日,2100万;12日,3890万;13日,3131万,总计10132万。这是到目前为止,贺岁档票房大战中的最高纪录,《三枪》也因此成为了到目前为止今年贺岁档票房最高影片。就算放到全年上映的电影中来比较,《三枪》也仅次于《2012》的1.5亿和《变形金刚2》1.3亿,超过《建国大业》的8700万,成为首周末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如果按照这个情形推算下去,《三枪》票房过2亿,甚至3亿应该顺理成章,但是因为12月18日有今年“口碑最好的贺岁大片”之称的《十月围城》即将上映,《三枪》票房必将遭遇强烈阻击,能否达到出品人张伟平所期望4.5亿票房目标,还要等待时间检验。
张艺谋:我不要从别人的嘴里验证自己
12月14日,张艺谋率领《三枪拍案惊奇》的主演,来广州为《三枪》摇旗呐喊,上映短短4天,票房就已经过亿,但是争议也不断,张艺谋一一回应了这些争议,在他看来,媒体和知识分子对电影有争议很正常,他最关心的是观众的反应,为此他还特意乔装打扮潜入普通观众场,亲身体验观众的反应,“在上海,观众的笑声超越了我们的预期,虽然我不能全国陪观众看一万场,但是起码我们去看那些场次也可以看做一个标准。”
争议1 洪晃、韩寒等狠批《三枪》
回应:挑战成功与否不在别人嘴里
张艺谋:我从来都不对同行发表意见,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成为大家的目标。我拍这部电影就把自己放得很低,告诉大家,我想拍一个贺岁片。这部电影,我最主要的是想对自己进行一次挑战,把喜闹剧和悬疑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风格融合在一起,挑战成功不成功在自己心里,不在别人嘴里。如果在别人嘴里验证自己,我十几年前就糊涂了。
评价一个电影好坏其实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如果说很高的票房代表了关注,那有很多人又会说你这部电影庸俗。但是很多人带着一副苦大仇深的心情,带着挑毛病的心情走进影院。
所以大家嘴里是并没有确实的标准,不管你是挑战也罢,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我从来不是一个狂妄的人,我很清楚电影不是完美的艺术。
我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类型放在一起做,我是第一次。两种演员放在一起也是第一次,我做了这个尝试,我听到观众尖叫和大笑,在两极情绪中间转换,我就知道他们之中有我的知音。
一个导演,不按照模式塑造自己,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期待,但是我愿意尝试各种类型。难道我非要拍任重而道远的电影,谁都想部部电影都是经典。已经有很多人这么做过了,不缺我一个,当然大家都对我有期待,我觉得很正常。可我是两条腿走路,我也会全力以赴把接下来的文艺片拍好。但是有时候一个导演很难能越过记忆中经典,比如《红高粱》有很多稚嫩的地方,如果我现在对着它再重拍一部,观众看了也会觉得差得太远了,因为记忆是带有生命的积累的,很难超越。
争议2 段子重复春晚,二人转风格明显,南方市场反应可能并不好
回应:观众笑声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
张艺谋:我觉得大家要以平常心看电影。不要想小品怎样,什么是高什么是低,相声当年不能登大雅之堂,现在已经是国技了。如果你一直说这部电影像小品,那我想全国的小品演员你都不舒服。再说,小品是所有专业演员进了学校之后的必修课,从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他们所有的训练都是在小品之中完成的。大家看春晚就是看小品,现在圈内那些影视演员,未必拿下一个好小品。
至于那些“重复”的段子,比如“这个可以有”,这都是演员的临场发挥,我觉得不错,就留在那里了,流行也罢,持续也罢,什么是新什么是旧,也没有什么标准,我也没想制造2009年的流行标准。
我们很担心南方的观众,在上海我和演员一起打扮成甲流病人,和几百人在一起看电影。中间还上了趟厕所,看看大家脸上的反应。笑声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我虽然不能陪全国观众看一万场,但是这些起码可以作为一个标准。我看到一些报道,说所有人出电影院都骂,我很想问他用什么做凭证,没有调研,我是不敢说这个话的。
争议3 对《血迷宫》的改编不彻底
回应:保留下来的都是我喜欢的
张艺谋:我很喜欢科恩兄弟,所以在改编得细节上保留了很多原作的细节。表达我的一种致敬,我只是加强了一些命运上无奈。就像如果有人改编《卧虎藏龙》一定会保留竹林那一段一样,马丁西科塞斯改编《无间道》基本都是按照原作在拍一样,我保留下来的东西都是我很喜欢的段落。
争议4部分情节不合情理
回应:动作片不需要必然逻辑性
比如孙红雷为何要在老板锁上了保险柜之后才杀掉老板,之后费了很大力气打开保险柜。
为什么孙红雷在结尾段落不是提刀直接杀进面馆杀掉闫妮和小沈阳,而是射箭。
张艺谋:这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节奏的问题,电影,尤其是动作片要拍得好看,其实没有必然的逻辑性,需要通过画面来保持故事的节奏。但是关于孙红雷和保险柜那一段其实做了解释,就是孙红雷敲了一下眼袋,在这个瞬间老板就把保险柜锁上了。至于最后那一段,就是为了好看。
《三枪》板砖
《三枪》上映之后,引起的争议之声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一些传统影评人纷纷对《三枪》开火,但也有观众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还是一部“好看、比较喜欢”的电影。
程青松(著名影评人):《三枪》花很小的投资,赚很多的钱,营销上也许是成功的,这并不代表可以借此就偷换概念,顺道把这个电影夸成是好作品了。
韩寒(作家):看完以后,不得不说,小品有的时候就是小品,当你做到了电影的长度,它充其量只是一个大品,依然不是电影。
整部电影我给的分数是1分,这1分是对于张艺谋放弃人海战术和片子中某些演员的表演还算不错的鼓励。
刘戈:很多人说《三枪》是烂片,源于对电影的崇敬和对二人转的鄙视。认为二人转糟蹋了电影。其实,在艺术领域电影也就是个俗玩意儿,二人转也未必就不能登堂入室。那百老汇音乐剧不就是美国二人转吗?
洪晃(媒体人):张艺谋如果想让老百姓去看电影,他就说服张伟平和他自个儿,少赚点钱,头一个礼拜的话十块钱一场的票,全国在农村放映,肯定火死,而且所有评论的人肯定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