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娱乐报道
娱乐报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60
  • 关注人气:9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2008-10-15 10:00:50)
标签:

娱乐

分类: 明星

核心提示:你能够设想并且接受这样的形象吗:许三多的声音,陆涛的脸。央视大戏《李小龙传奇》刚开播没两天,网上雷声一片。刚提到的形象就是网友们给总结出来的陈国坤版本的李小龙的样子,光看文字就很雷了,更何况电视剧雷点绝不止这一个,央视最近怎么了,雷剧一部接一部,真得多弄几根避雷针了。

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备受关注的《李小龙传奇》终于登陆央视一套,剧情细节随即引起网友热议。李小龙的扮演者陈国坤,外形如预想一样得到观众普遍的认可,大部分观众认为其样貌、动作等都达到了足以乱真的地步。但让片方始料不及的是,才刚播出两集,观众们对于剧情安排、场景、配音甚至片尾曲等都找出了一大堆问题,还有不少观众声称此剧是近期继《天仙配》、《魔幻手机》之后又一部“雷剧”。


《李小龙传奇》成挑刺集中营首播被列四大罪状
 
罪状1 李小龙怎么生活在北方?

  由于该剧的大部分演员来自北方,不少观众表示,难以接受他们的口音和表演方式,感觉上就像李小龙生活在北方,“关键是不能把广东人往当代北方人的方向去演,说话北方味十足,时不时就冒出一句‘怎么着啊’,给人的感觉就像王宝强去演陆涛、佟大为去演许三多一样别扭。”

  俞胜利回应:在央视播出必须讲普通话

  “李小龙不仅是香港的,还是中国的;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这部剧当成地域电视剧来看。另外央视也有规定,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人物必须讲普通话,绝对不允许港台腔、广东腔。我认为我们已经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拍出了岭南特色,例如剧中出现的岭南建筑、街景等等,都是我们在李小龙的故乡顺德以及香港等地实拍的。”

罪状2 对白无厘头

  有观众指出,该剧有很多对白过于跳跃,如李小龙及其师父的一段对话就被不少网友诟病。

  师父:“小龙,你为何习武?你到现在还没有回答我呢。”

  李小龙:“师傅,你可以告诉我吗?东亚病夫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师父:“好小子,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实战招数!”

  这三句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对话“雷”倒了不少观众,网友“冷尘郁飞”戏言,听完了这段对话,才明白李小龙原来学的是“醉拳”。

  俞胜利回应:观众和艺术家之间存在理解偏差

  “可能观众认为上一句对白提出问题,下一句就要给出相应回答,但是艺术家不这么看,有时候对白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跳跃的。例如李小龙问他师父‘东亚病夫’这个词怎么来的,可能编剧认为这个众所周知,所以就没有详细交待,直接进入下一句对白。这可能是观众和艺术家之间的理解偏差。”

罪状3 剧情与史实不符

  有观众指出,“历史上李小龙是17岁获得拳击冠军,18岁获得恰恰舞冠军,剧中却颠倒了,目的在于突出李小龙凡事都要争第一,想就做得到的个性。可这么一来,反而出了问题,因为显然前者更能体现李小龙跨越两个不同领域的超人能力。后者却简单的将李小龙的习武原因归结为得到恰恰舞冠军后依然被欺辱,所以才拜师,这个情节严重背离史实!”

  俞胜利回应:这是故意做的调整

  “这个情节的确是我们故意调整,为了让故事可以更加跌宕起伏。观众要记住,这是电视剧,不可能百分之百符合史实。在大的方面我们尊重史实,如李小龙是先学武术再学跳舞,但在细节上我们有一些艺术处理,这一点也是得到了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女士认可的。”

罪状4 太多穿帮镜头

  有观众指出,前两集中穿帮镜头相当集中,“剧集说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然而我看到黑人穿了阿森纳的队服,而且胸前还印上了该队2002年的赞助商logo;香港是使用繁体字的,但是剧中有些香港场景却出现简体字。另外,很现代的踏板摩托车也不停出现。这部戏的主创是不是要补补历史课?”

  俞胜利回应:难免挂一漏万

  “我们拍的时候是很注意细节的,例如繁体字的问题,但还是出现了,我只能承认个别地方的确有疏漏,但这绝对是挂一漏万。因为我们的制作态度是很严谨的。”

《李小龙传奇》超雷人弱智型穿帮镜头

《李小龙传奇》第一集就出现了很多穿帮的镜头,尤其无奈的空调外机成了穿帮的镜头的主角,可惜的是就是看不清楚空调的牌子是什么。

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国际巨星李小龙: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评剧:除了赞美,我们还需要更多

 

星味太少,布景“山寨”

  这部戏的确算是国剧中的大手笔,转战美国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城市,还专门在李小龙就读学校和墓地取景。剧组也邀请到十几位好莱坞演员出演,比如扮演李小龙之妻琳达的米雪儿,而剧中的空手道高手劳力士由瑞·帕克扮演,他曾出演过《星球大战》、《X战警》、等片。片首那曲很激昂的英文歌也是由意大利女歌手演唱。总之,这个剧真的很国际化,当然能吸引眼球。只不过,饶是如此,该剧依然感觉有些“山寨”,大多数李小龙的戏感觉就在国内某个影视城里拍摄的,那种感觉,熟悉国产民国戏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挥之不散的“土”味。而预告片中打出字幕所谓好莱坞明星的外籍演员看上去很陌生很群众演员,星味太少让挑剔的观众很容易被有些拖沓的剧情搞得很疲惫,几欲失去继续追看下去的兴趣。
 
溢美之词太多,台词不够生活化

  李小龙当然是永远的偶像,他对武学的贡献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之所以选择看这部剧并非是为了被灌输更多李小龙有多伟大的论调,而是希望更直观地去了解李小龙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剧中太多诸如“李小龙代表了一个时代”、“你太伟大了”、“他将让好莱坞震惊”等等台词或者旁白。而李小龙自己也经常将“武德”挂在嘴边,该剧一开篇就确定了该剧的“主旋律”基调。这一切也都没什么不好的,只不过我们需要的不是以李小龙为主角的“样板戏”。
 
打斗太草率 表演显做作

  打斗戏应该是该剧最值得期待的部分,虽然演员陈国坤很用心地去表现,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场景依然有些草率,没有想像中拳拳到肉、紧张刺激的观感。连最后一集,被视为“死亡PK”的场面中,李小龙与宿敌“黄皮小子”(不是之前网上所说的美国高人)的打戏也显得简单,大多数时间,都是李小龙如何以大师之威强调“武德”,“黄皮小子”如何反驳,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老师与顽劣小子的课堂辩论。
网友评论:
 
QUEENIEMAI:
  就在我家附近取境拍的,真不忍心看!
 
D1_6:  
  好几天前就看了。只看了一点,甚至一集都没有看完,觉得不怎么样,甚至难看。
 
gogohaha999:   
  我听到于承惠在李小龙面前一口“小龙”,二口“小龙”……我当时就吐了。
 
wangliner:  
  给我的唯一感觉——罗嗦!根本不用20集的故事情节偏偏搞了一个50集,有病。
 
抱抱我的腰:  
  拍的那么粗糙,情节怎么看怎么别扭。拜托导演能不能专业点,就算是流水账,也得有点艺术成分吧,不然那谁都可以拍片不是???其实我觉得导演如果以李小龙截拳道内容这条线索去拍这部电视剧,演员找个有功底的,估计就不会这么差。

四洗王子9098:
  人物对白极其生硬,就是给打戏走过场。
  “小龙,你为何习武?你到现在还没有回答我呢?”
  “师傅,你可以告诉我吗?东亚病夫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好小子,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实战招数!”
  囧!有这么对话的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