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只属于玄奘的西游——陈渐《西域列王纪》书评

(2014-09-19 12:54:22)
标签:

陈渐

西游秘史

第二部

西域列王纪

历史悬疑

在路上:只属于玄奘的西游

——陈渐《西域列王纪》书评

华斯比

在路上:只属于玄奘的西游——陈渐《西域列王纪》书评

近年来,国内再次掀起一股重述“西游”的热潮。周星驰在主演了两部《大话西游》多年之后,终于亲自导演了一部《西游·降魔篇》;以《悟空传》闻名的奇幻作家今何在也终于推出了其“西游三部曲”的第二部《西游日记》,而《西游记》的死忠粉丝楚阳冬则完成了多达六部的《齐天传》。然而,以上作品都是从神话角度去重新演绎西游故事,而且多为“悟空”树碑立传。

相比之下,悬疑作家陈渐的“西游秘史”则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玄奘法师为主人公的一系列(计划为四部曲)历史悬疑小说。作者试图通过这一系列的演绎剥去“西游”的神话外衣,还原玄奘西行求法的真实历史,更还原一个有些有肉的真实的高僧玄奘。

《西域列王纪》是“西游秘史”四部曲的第二部,前作《大唐泥犁狱》根据《西游记》第十回唐太宗地府还魂演义而成,只是玄奘西游的前奏。直到这部《西域列王纪》才真正开启了玄奘的西游求法之旅。

《西游记》中,唐僧由三个徒弟护送,一路降妖除魔才到得西天;真实历史当中的玄奘虽有时和丝路上的商旅结伴,或沿路国家的国王派人相随,但这些人都只是玄奘西游路上的过客,这条修行求法之路,最终只属于玄奘一个人。

根据玄奘著作《大唐西域记》演义而成的《西域列王纪》,并没有如《西游记》那样流水账般地讲述玄奘在西域各个小国的遇险经历,而是以玄奘“被困高昌”这一史实为基础,在讲述悬疑故事的同时,展现了高昌、焉耆、西突厥等西域诸国(甚至包括大唐和波斯)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彼此为争夺丝路而展开的角力。

可以说,放弃《西游记》直线式的平铺直叙而采用由点及面的“放射型”的叙事方式,使得整部小说更具戏剧张力和可读性,也增加了故事发展的诸多变数。

作为历史悬疑小说,《西域列王纪》中自然要有历史谜案出现,那样玄奘这位大唐的“侦探”才有用武之地。尽管玄奘在西游印度的路途上也曾屡遇险情,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西游记》,但却并没有特别值得入小说家法眼的历史之谜。

所以,为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当时西域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以及玄奘高超的智慧和求法的决心,作者巧妙地将《一千零一夜》中的“大卫魔瓶”这一文学形象引入小说当中,并将其作为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

渔夫和魔瓶中魔鬼的故事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而有关魔瓶的传说在玄奘西游之前就已在波斯地区广为流传,玄奘西游印度,由于某些“机缘巧合”在路上和所谓的“魔瓶”不期而遇,似乎也并不令人意外。

但魔瓶中真有可怕的魔鬼吗?魔鬼真能实现主人的三个愿望吗?魔瓶将牵扯出大唐、波斯、突厥等国之间怎样的中亚大博弈?玄奘是否会被魔瓶所蛊惑?他与“魔鬼”之间的斗法最终结果又如何?这些盘根错节的疑问织成一张令人难以挣脱的悬疑之网,同时也给已经去神话化的西游故事又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其实,小说中的“魔瓶”便是实体化了的“贪嗔痴”,只要你有欲望,就会被“魔鬼”蛊惑,迷失心智,受它摆布,所以追逐它的众人都难免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同样,作者也让玄奘深陷其中。但不同的是,作为一名得道高僧,他要面对的是如何勘破魔瓶之谜,拯救被魔瓶蛊惑的众人,因为他心怀慈悲,挂念着芸芸众生。他一心西行求法便是要普度众生,于是“魔瓶”的存在便成了阻碍和考验。

也正是在“破案”期间,一个几近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被很好地塑造出来。

首先,真实的玄奘是一个非常聪明、有观察力和判断力的人,这些很符合一个优秀“侦探”的必须条件(所以,我总戏称这一系列为“玄奘探案”系列)

其次,真实的玄奘并不是《西游记》中那副不善言辞的窝囊样——除了念紧箍咒比较顺溜之外,口齿并不那么伶俐——而是一个性格非常刚强,决不轻易认输的人。这样的人敢于在寻找有关“魔瓶”真相时据理力争、勇往直前。

最后,玄奘绝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迂腐和尚,他对人情世故都非常在意,而且是具有大慈悲心的人。这样的人兼具人性和佛性,不会过于“理性”,过于“执念”。

尽管在几次逆转之后我们终于知道了亦真亦幻的“魔瓶”的真相,尽管小说的结局让我们唏嘘不已,但在那个时候,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是好是坏都已经无所谓了,就像是小说中提到的拜火教的那个关于“等待”的传说,一切的意义都在过程,都在路上,西游亦如是。

也许这就是《西域列王纪》在重述“西游”的同时要告诉我们的吧!

 

 

 

2014226夜于武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