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忆未来的“故事”——迟卉《伪人2075•意识重组》书评

(2014-07-04 16:28:14)
标签:

迟卉

科幻

伪人2075

意识重组

书评

追忆未来的“故事”

——迟卉《伪人2075·意识重组》书评

华斯比

追忆未来的“故事”——迟卉《伪人2075•意识重组》书评

 

“看电影还是进入一部电影?IMAX让梦想更真实!”

真正的好书能让你转身入戏。

以上两句,是我之前和最近看到的广告语,说的分别是电影和书。前者吸引我们走进影院,带上3D眼镜坐在大银幕前,靠的多是逼真的特效技术;而后者——往往靠一个令人回味悠长的故事,让我们深陷其中。

我们读一本小说,大多时候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只是小说中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当然也包括科幻小说。

作为一名科幻小说读者,我并不排斥单靠“科学幻想”取胜的“点子小说”,但我更喜欢能在庞大的世界观设定下讲一个好故事的科幻。我想,迟卉的《伪人2075·意识重组》做到了这一点。

一直以来,迟卉都是一个能让人“转身入戏”的故事讲述者,她的科幻小说总会有一个悬念迭起的好故事。在这里,故事可以有多重理解:一般意义上的“故事”;过去的事,即往事;最后,也可以理解为:不为人知的秘密。

迟卉的科幻小说虽说不上在科幻方面有多“硬”,但她总能巧妙地将科幻设定融进故事当中,通过对话也好,旁白也罢,不动声色,不露痕迹,仿佛只是在讲述我们真实的生活。她的故事对白简洁明快,旁白深刻而富有诗意;虽然笔下的人物偶尔也爆爆粗口,但大多是性格使然,反而让人油然而生一股亲近感。她的首部长篇科幻《卡勒米安墓场》如是,如今这部《伪人2075·意识重组》亦如是。

《意识重组》虽然讲的是未来的“故事”,但并没有从这种以纳米机械与神经细胞构成的“脑桥”为技术基础的“伪人”的诞生讲起,而是将时间向后拨到“伪人战争”爆发之后,以一种回忆的方式徐徐展开:生者对亡者的追忆,“伪人”残体对自身和集群记忆的追寻,以及对“伪人诞生之谜”等不为人知的秘密的挖掘……

往事,被埋藏在过去,便成为历史。而故事恰恰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小说的女主角、“往事撰写者”夏歌正是这样一个借由故事而挖掘秘密的人,而那些秘密大多不堪回首,与背叛和遗弃有关。在当事人讲述的同时,讲述者和聆听着都在哀悼。同样,我们这些读小说的人也在哀悼。

“哀悼是第二次的死亡。你爱的人死了,但只有当你开始哀悼的时候,那个活在你心中的人才开始真正死去。这痛楚和真正的死亡相比别无二致,只不过,真正的死亡不会像它那样持续上很多很多年。”迟卉在小说中如是说。

当我们阅读这些未来的“故事”时,它们才真正鲜活起来,让我们兴奋、感动、悲伤,甚至愤怒。这些情感也许会持续上很多很多年。

《意识重组》虽然是追忆,但“伪人”的故事并未完结,新的故事正开始苏醒,那些有关纳米构造体和星门的“伪人”故事,也许正是一千多年后那个庞大“群星帝国”故事的前奏。

群星,我的归宿!

 

 

2014326于武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