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文也武】武术的国籍(文/乔靖夫)

(2014-04-15 12:39:43)
标签:

也文也武

乔靖夫

专栏

武术的国际

杂谈

武术的国籍

/乔靖夫

 【也文也武】武术的国籍(文/乔靖夫)

写这个题目的起因,是由于常常听到有人争论:“究竟现代的散打运动,算不算中国功夫?”每次大陆的散打拳手迎战外国对手,诸如泰国职业拳手或者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空手道家,主办方总是大力宣传“中国功夫决战XXX”,以民族情感催谷票房;但看见擂台上的散打运动员打斗的招式,却又有大量外国武术的影子,很难令人联想传统国术的型态,因此不少人都有此迷惑。大陆的许多传统国术界人士都不肯承认散打是中国武术。

散打有混杂外国武术元素及训练方法,这个毫无疑问。80年代大陆散打运动发起之际,其中一位先驱梅惠志先生本身就有西洋拳击背景,他直接承认是将拳击移用在散打上;而散打从90年代到近年长期与泰国拳交锋,由最初一面倒惨败到后来分庭抗礼,期间如果说没有吸收借镜泰拳的招式和练习法,肯定是骗人的。但同时散打所重视的摔法,又主要来自中国摔跤(梅惠志本人是北京摔跤冠军及教练),而一些踢腿法如踹踢,仍有传统国术的风格。如果说散打完全是“借用”外国武术的舶来品又不太正确。

我自己的看法比较宽松,觉得散打既然是中国人开发的一个武术体系,现在又主要在中国发展,那么它已经是中国武术。这是因为综观世界各地尤其比较近代出现的武术,深究之下真正“血统纯粹”少之又少,今日我们都很熟知的各地“国技”大部分都有外国武术的影响,但我们并没有因此就怀疑它们的国籍。

比如泰拳,很早就吸收了西洋拳击的拳法为己用,这是众所周知的;韩国国技跆拳道的创始人崔泓熙将军,年轻时在日本读书并研练日本空手道,曾跟随“日本空手之父”船越义珍学习松涛馆流,获得黑带二段,他后来创设跆拳道,无论在功法和体制上都深受空手道影响,但今天没有人会质疑跆拳算不算韩国武术。

巴西柔术今日名满天下,但谁都知道它的基础是由日本柔道家前田光世传到巴西,格雷西家族只是经过一两代人的研究就成为自己的体系。即使历史这么短,无人会去争辩它是否算是巴西功夫,甚至反过来输入了日本,成为很受欢迎的外国武术。

更极端例子好像笔者所学的菲律宾魔杖及刀法,彻头彻尾就是外来的东西,最初本是西班牙殖民者将欧洲刀剑法教给当地人以防御海盗,后来陆续吸收了马来、中国和日本等武术的元素。但这个演变和融合过程,确实是几百年菲律宾岛民的智慧和努力的成果,他们可以无愧地称之为自己的民族的武术。

再回头看,就算传统中国功夫,也有大量门派的根源可追溯到中国回族,较著名的有查拳、弹腿、八极等,而回人武术的源流再上溯,是有受中、西亚地区的影响,国术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血统纯正。因此还继续用狭隘的“血统论”为武术分国籍,根本就不符实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