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文也武】读完就消失的书(文/乔靖夫)
(2014-04-10 11:11:57)
标签:
也文也武乔靖夫专栏读书且读且珍惜杂谈 |
读完就消失的书
文/乔靖夫
除非你是一个极度有纪律的爱书之人,甚至拟定读书时间表,否则世上书迷多少都会积存好些买了未看的书。有的书买时兴致勃勃,略翻十来页后却又被另一部书吸引而占据了优先位置;也有的书看了一半,因为各种原因搁下,心里虽然一直念着,却总缺乏重拾或者从头再看的动力。如此累积下来数量越来越多,成了一笔还不清的“书债”。
有家阿根廷书商大概很不满我们这种懒散习惯,于是想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书本设计:要限时阅读!这家名为Eterna Cadencia的小型独立出版商兼书店,最近推出一部叫《El Libro que No Puede Esperar》(不能等待的书),内容是一群拉丁美洲新晋作家的作品选集,特别的是这本书以一种特殊墨水印刷,并且有闭气密封包装,读者买下后一经开封,书内文字就会在二至四个月内因为光线和空气接触而渐渐消失,因此买书的人必须在这期间内读完!真是应了《重庆森林》的金句,世上什么都有期限。
这部书读完之后也不是全然成了废物,而是变身为空白页的笔记簿。有人或会很实际地说它浪费,令人无法流传借阅,但我倒很欣赏这个大胆的书本设计,而且说到浪费,又有什么比白白让时间和生命流逝更浪费呢?这部书正好提醒我们,世上不是什么都永远放在那里等待我们的。
这书令我联想起著名的Cyberpunk科幻作家William Gibson一部特殊的诗作,名叫《Agrippa (a book of the dead)》,这部1992年推出的“书”并非印刷品,而是个电子档案,将一首三百行的半自传诗收录在一张3.5吋磁盘里面,另附抽象画家Dennis Ashbaugh的概念画集一起发售。这首“电子诗”具有特殊的机制,当你放入计算机后只能够阅读一次,之后档案就会自行加密销毁(附带的画集也如之前提过的书一样,用会消失的特殊墨水印制,不过当年可能技术不足,结果失败了,画作并没有随时间褪去)。Gibson的概念是:读者阅读这首诗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在消耗文本,最后文本消失,读者只留下对其的记忆。另有一说是指Gibson创作这首诗受到父亲之死影响,故此以这独特的阅读经验,比喻人生的过程也是不断迈向消逝。
因为William Gibson是众多计算机黑客追捧的作家,因此自诗作推出之后一直很多人尝试破解这自动销毁的机制,甚至举行比赛。但由于该程序使用的是仿真DNA密码的加密,到最后并没有被成功破解。只是诗作的秘密并没有守住,因为在92年公开发表时,有人用摄录机偷偷拍下了阅读过程,再逐句将之笔录,今天这首诗已在网上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