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日本“推理小说”概念的演变

标签:
转载 |
人类对秩序感几乎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执拗情结,似乎任何事物不进行分类和定义就难以接近、了解和研究。这一偏执而可爱的习惯,表现在经济方面就是“细分市场”的出现,在出版方面则有“上架建议”,在小说方面主要以“大众文学类型”的复杂化、多样化为代表。比如推理小说就是如此,我们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名词在爱伦·坡开凿的这段文学长河中。这些名词,有的涵盖了推理的方方面面,有的只触及其中一小部分,有的沿用至今,有的已成为历史。总之,研究“推理小说”这一称呼及其概念的演变过程,是件颇有趣的事情。下面笔者想用几百字稍微谈谈日本“推理小说”之流变。
http://img3.douban.com/lpic/s6983120.jpg日本最早用来描述“推理小说”这种文类的名词是“侦探小说”(日文为“探偵小説”),源于英文的“detective story”,主要指的是当时由欧美引入或本土作家模仿创作的、以名侦探破解谜案为主线的古典推理小说。
1940年代,日本内阁公布了一系列由国语审议会议定的《当用汉字表》,其中汉字“偵”被弃用。这样,之前一直使用的专有名词“侦探小说”无法继续使用。为了应对这一尴尬,同时出于实际需要(木木高太郎正在策划一套涵盖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的大众文学丛书),由江户川乱步和水谷准建议,按照当时外来语尽可能以汉字替换的翻译习惯,将“侦探小说”改称为“推理小说”。当时松本清张的作品就被冠以“本格推理小说”的名号。“侦探小说”一词在日本遂成为历史,专用以指战前至社会派浪潮之间发表的推理作品(“变格派”一词的使用情况与此类似)。
不久之后,为了与松本清张等人所代表的“社会派”相区隔(在一部分本格推理作家看来,“推理小说”也是个历史词汇,专用以指称以清张为首的社会派作品),加上直接以片假名的形式来替代外来语的译法逐渐成为风潮,“推理小说”(mystery fiction)开始有了ミステリー、ミステリ、ミステリイ等称法。就目前来看,ミステリー的使用最为广泛、频繁,ミステリ则在本格推理作家中使用较多,ミステリイ最少使用。
http://img3.douban.com/lpic/s4034424.jpg值得一提的是,推理小说、ミステリー、ミステリ尽管都用来替代“侦探小说”,但含义上有一定区别。其中推理小说最广义,只要其内容包含一定的推理元素,神秘、恐怖、科幻、奇幻等其他类型小说都在此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所针对的作品就符合这一概念。
ミステリー取中间含义,指悬疑小说(日文为“サスペンス小説”,使用神秘、恐怖、科幻、奇幻等超现实手法来解决离奇事件的作品)以外的推理作品,始用于日本战后,由于现代作品型式、表现的多元化,导致“推理小说”一词在字义上无法充分描述,使这个名词目前已逐渐取代“推理小说”一词。
ミステリ最狭义,出现时间也最晚,专指以解决不可思议的谜团、事件为目的,使用逻辑推理的诡计手法进行情节推演的本格解谜小说,比如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本格ミステリ作家クラブ,Honkaku Mystery Writers Club of Japan,简称HMC)的作家们就坚持认为,只有ミステリ才是真正的推理小说。
此外,尚有“本格ミステリー”这一概念,为“新本格教父”岛田庄司在《21世纪本格宣言》等书中所提出的,特指具备“谜团的幻想性、诗意”与“高度的论理性”,在开头的神秘性与结尾的意外性之间能制造出巨大反差的推理小说,但其他推理作家并没有这种共识。■
(注:台湾地区推理作家既晴于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