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

(2011-05-29 16:05:55)
标签:

朱国华

文学与权力

文学

合法性

批判性

考察

文化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

【出版信息】

副标题: 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
作者: 朱国华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0-01
页数: 230
定价: 2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61747995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权力是文学合法性的根本条件:权力一方面是文学形态动力,另一方面又是它走向终结或失去合法性的结果,因为伴随着它在表征领域里位置的急剧下降,文学被挤压到权力的边缘。
  为了强化本书的论旨,作者还加附了三个具有个案性质的研究。第一篇文章是从符号权力的角度研究了中唐古文运动,文章从分析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入手,重新讨论了中唐运动兴衰的原因。第二篇文学结合本书所分析的文学观念的历时性断裂,对于中国大众文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可能发展方向进行了系变学考察。第三篇文章围绕经济权力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从电影艺术这个特定角度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文章认为,作为动态影像的艺术,电影能够给受众带来比文学强烈得多的直观快感。

【作者简介】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    朱国华,1964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198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毕业,同年任教于东南大学。1997年4月受聘为副教授。1998年春,以同等学力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赵宪章教授门下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00年底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2001年8月,赴复旦在朱立元教授指导下做博士后研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在美国杜克大学访学。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言 从权力的逻辑看艺术终结论
 一 黑格尔的预言与求真意志
 二 真理观的困境
 三 权力视角的可能性
 四 权力观的深度展开
上篇 文学权力:一个社会学的阐明
 第一章 权力的逻辑:对文学神圣光晕的祛魅
  一 人性的自恋:文学对权力的拒斥
  二 权力:资本与话语
 第二章 文学的文化资本(一):文学的叙事
  一 福科:权力与话语
  二 文学叙事与符号权力
 第三章 文学的文化资本(二):话语秩序中的位置
  一 稀缺性:文学符号资本的构成条件
  二 控制表征系统:文学符号资本的实现途径
  余论
中篇 文学权力的历史演变
 第四章 传播媒介与文学观念
 第五章 口传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 口传文学:作为元叙事的符号权力
  二 口传诗人的符号资本
  三 智慧:口传文学的基本观念
  四 口传文学:卡里斯玛型权力
 第六章 文学印刷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 文字的出场与元叙事的解体
  二 书籍的稀缺性与文学话语的垄断地位
  三 文学家与统治者的同谋(一):诗言志
  四 文学家与统治者的同谋(二):募仿说
  五 传统性权力与话语霸权
 第七章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
  一 大众媒体与文学的危机
  二 艺术自主性的发明: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三 合理性的权力与文学场的兴起
  四 20世纪中国文学场与文学权力
  余论
下篇 作为权力表意策略的文学
 第八章 权力对文学的作用方式
 第九章 政治权力与文学:区隔的逻辑
 第十章 经济权力与文学:文学场的符号斗争
附录一 文学与符号权力:对中庸古文运动的另一种解读
附录二 大众文学的系谱
附录三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附录四 引用书目
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