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希:谍战小说的繁荣

(2010-07-07 17:34:31)
标签:

林希

谍战

小说

繁荣

潜伏

杂谈

谍战小说的繁荣

林希

小说《潜伏》借助于电视剧的热播,逐渐引起读者的关注,一大批跟风作品应运而生。于是在一个并不太长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个谍战小说热。经历过从创立到成熟的一段时间,如今,谍战小说已如雨后春笋一般,形成了一个文学气候。

谍战小说的出现,正和当年武侠小说的出现一样,也经历了和读者漫长的磨合期,至少在读书人中间,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认同期。回想当初,武侠小说最初出现时,曾经遭到过业界人士的质疑,一些学者类型的作家,认为武侠小说不属于文学范畴,甚至于不应该认为是小说。自然也应该说武侠小说开始出现时,艺术上比较粗糙,面对的读者群,多是市民阶层,故事单一,最大的看点,也就是其中的侠胆忠义。武侠小说的文学史价值,也就因此而显得苍白。

谍战小说有它高于武侠小说的层面,谍战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在善恶美丑之间,有严酷的评判,谍战小说富有创造艺术形象的空间,更有正义、邪恶的严格区分。谍战小说一开始就能进入文学境界,说明谍战小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中国谍战小说开始出现的时候,学者类型作家们称其是通俗读物,上世纪50年代的谍战小说,确实文学性不高,无论是叙事还是结构都缺少文学内涵。那时候谍战小说对人物多做漫画性的处理,没有关注人物深层的精神世界,一些谍战小说拘泥于好人坏人的裁决。多是从概念出发,主题先行。敌人愚蠢,我方英明,这就和相声中讽刺的那样,连联系暗号,敌人只是土豆地瓜,而我方却永远是海燕雄鹰。这类图解式的谍战小说,很难有生命力,因此,那些谍战小说,早就淡出了读者的视野。

当代谍战小说厚重的历史感,是小说成功的关键。谍战小说《潜伏》的成功。在于它在表现的背后,揭示了历史的走向,思考了一个朝代灭亡、失败的深层原因,如此小说《潜伏》才给电视编剧留下了二度创作的艺术空间,电视剧在小说原来并不丰满的情节中,发现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如此才能在的空间里,找到人性的魅力,也正是人性的魅力,才使电视剧《潜伏》变得如此好看,也才将小说《潜伏》演绎得淋漓尽致。

自然,也有学者认为,小说是不应该按照表现生活领域不同而被分成不同类型的。但事实却是,一部文学史,早就把表现不同生活领域的作品分成了各种各样的小说类型,从国外的大仲马,到克利斯蒂,再到近代的畅销书作者。小说不可能只有一个类型,在国外书店,文学类读物分的类型更多,诸如历史小说,情感小说,还有动作小说,等等等等。

进入新时期之后,我们的小说更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格局时期,从高大全时代,迈进到人性追求时期,而在小说表现人性的同时,不同作家更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积累,写作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于是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中国小说创作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前几年,一些人对于所谓的官场小说颇不以为然,也是一批电视剧作品,使官场小说被观众接受,随之出现了官场小说高手,出现了一批足以征服读者的优秀作品。再至于历史小说,本来就是作家们倾情关注的小说类型,几位历史小说高手,几乎垄断了一段时间的读者阅读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历史小说也是在是文学、不是文学的摇摆中走过来的。

谍战小说,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出现了足以征服读者的好作品。谍战小说文学空间宽阔,她是战争小说的一个延伸和拓展,纵观国外小说创作,似是缺少这类作品,因为中国的国情特殊,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中国人民为了争取解放曾经在不同战线付出了巨大牺牲。各个不同战线更留下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将隐蔽战线的战斗历史正确地展现给今天的读者,更是作家不可推卸的责任,谍战小说的出现正是时代要求和作家历史责任感的共同成果。

从目前作家们的写作状态推测,不会很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批新的,更优秀的谍战小说出现,谍战小说的繁荣,很可能重新启动文学图书市场,也必将促进新时期文学的繁荣昌盛。

 

 

(原载于《今晚报》 20103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