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旅(之十:上图的悬疑讲座)

标签:
上海之旅上图悬疑讲座那多蔡骏纳米 |
打车到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图书馆时,才1点多,那多和蔡骏的悬疑讲座2点才开始,在四楼的多功能厅,坐电梯直接升上去,在入口处看到已经到了的鱼和葡提果,鱼把门票递给我,拿在手里着实激动啊!
进去才发现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不少老头老太太也来凑热闹,估计他们都不知道悬疑为何物吧。亡者永生大哥已经提前来了,坐在靠左侧的第三排,这角度待会应该看不到老大正脸的,但中间的前排都已经有人了,没办法,我和亡者就坐在这里啦,鱼和葡提果还有鱼的几个同学就到中间后排去了。
正式开场之前,幻灯片放的是老大和蔡骏的个人简介,看着它一页一页地闪过,我不禁笑了,对于这两位在中国悬疑小说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的简介,我早已烂熟于心啊!
正式开场时,讲台上的灯熄灭了,我离讲台比较近,看到老大和蔡骏从左侧通道悄悄进入会场,蔡骏坐在了第一排边上,老大直接走上讲台坐下,看来他们两人是分别出场的。伴随着一阵十分瘆人的音乐,灯亮起来,光打到讲台上,老大开始自己的开场白,讲的是上世纪初德语世界的三大演艺巨星的神秘死亡,即《百年诅咒》的创作背景,讲了很长一段,把主持人都晾在了一边。联系到之前讲座宣传说的“讲座将以悬念开场”,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
其实觉得那个主持人很多余,还净问一些无聊的问题,在那里插科打诨的,就会在边上附和一句“挺棒的”。就凭我们老大的实力,一个人讲两个钟头还是不成问题的。
老大个人的专访大约进行了40多分钟,然后轮到蔡骏了,他说了也就一刻钟,之后老大再度登场,当当当当!两人一起面对主持人。
接下来才真正涉及到“悬疑”这个主题,两人先谈了悬疑推理小说百年来在国内外的发展与演变。谈道当下的悬疑文学,老大语出惊人,抛出的“90%的中国悬疑小说在欧美可能都无法出版”的观点,我深以为然,说到原因,老大解释道:“现在的很多写手,对悬念的理解非常肤浅。他们可能是有天份的,但是缺少训练,结构小说的能力也不足,对社会更是缺乏认识,对人性的把握还不够,但是他们的书都在大批地推出,这是过于泛滥的商品世界的产物。中国目前的出版环境太宽松了,仅仅有好的想象力就能把故事写好吗?就能出版吗?”
接着老大和蔡骏分别从写作、创作两个角度,和读者分享“好悬疑小说是怎样写成的”。
老大认为,好的悬疑小说必须有三大要素:故事,人物,命运及社会。其中,人物和故事是紧密相连的,他认为,“故事好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人物来支撑这个故事”;而当故事和人物都表现得很好的时候,往往小说中就已经具备了命运和社会的映射;因此,说到底,这三要素其实是一件事。
蔡骏也列出了他认为的优秀悬疑创作的三大“法宝”,即非凡的想象力、感性理性思维的结合和深厚的阅读基础。他认为,一个好的悬疑小说家,首先要有想象力,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好的创意;其次,需要兼具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他笑称自己就是“感性和理性都比较强大的一个人”,因此有时会感到痛苦,“感觉有些分”;最后需要非常充分的阅读量。蔡骏坦言:“我几乎每天都会有上万字的阅读。”
讲座的最后半个小时是读者提问时间,有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问题,其中有亡者永生问的关于海派文学的问题,老大的观点是上海这座城市有孕育类型小说的先天条件,加上中国最主要的悬疑小说家几乎都在上海,写的人多了,自然有出色的作品出现。
有人问到作协的问题,老大说上海作协挺好的,不像有些省市的作协向会员收会费,可能上海作协比较有钱,总组织笔会啥的,其实就是旅游,还发电影券,读书卡什么的,挺好的!作协没有限制他的自由,他对作协没意见。老大说;哦一箩筐的话,轮到蔡骏发表意见,他说:和他一样。完了。
整场讲座,蔡骏说的话,还不及老大的一半,他自己和蔡亲们都挺郁闷的估计,这下纳米们高兴了啦!
最后一个问题主持人是特意留给读者问蔡骏的,谁知那个不识相的家伙问:“请问你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被指摘模仿和抄袭的问题,比如《天机》模仿《楚门的世界》。”呵呵,我想蔡骏当时一定恨不得把这个读者吃了!
讲座结束后,纳米蔡亲们找二人签名,合影,那场面也堪称壮观呢。我办了两件重要的事:
其一,让这二人在讲座门票上签上了他们的大名,这下门票就值钱了;
其二,也是我向往已久的事情——和他俩合影,本来想站在他俩中间的,后来想想,还是把中间的位置让给了敬爱的老大吧,然后我搂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