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多专访】有时会有恐惧,更多的是期盼

(2009-07-02 09:39:08)
标签:

那多

专访

萌芽

惊奇书坊

风零

甲骨碎

清明幻河图

巫术

手记

杂谈

有时会有恐惧,更多的是期盼

那多  风零

风零:听说你的最新作品——《甲骨碎》即将在《收获》增刊上刊登,这次会像《百年诅咒》那样全文刊登么?还是说是删节版?

那多:会是全文。

风零:这也算是一种先睹为快吧!但是除了能在杂志上先睹为快之外,很多读者也非常想知道单行本的出版计划,毕竟离上一部作品的出版已经半年多了。

那多:《甲骨碎》会在五月份左右出版。

风零:那么现在正在连载的《清明幻河图》呢?

那多:其实最先写完的是《清明幻河图》,但是因为要连载的关系,会拖到年末出版,也许会是十月。

风零: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呢,这个看来只能通过连载来解渴了。相信大家通过《萌芽》或者网络对《清明幻河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甲骨碎》的概念就只停留在书名上而已,能不能稍微剧透一下?

那多: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并不如何正经的主角,或者说,有些邪气。男女主角都是骗子,而故事也是以一场骗局开始的。这是一场智力游戏,当你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的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是个很过瘾的小说,我写作的时候也是如此。

风零:在《百年诅咒》中很多人物都接二连三地死亡,甚至连主角都难逃厄运,让人不得不担心这次主角的命运啊!他们俩都是骗子不禁让我想到日本的欺诈师,这种设定很有新鲜感,你是怎么想到的?

那多:人总是需要一些突破,在《百年诅咒》中,我的人物并不成功,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我更喜欢《甲骨碎》中的男女主角,尤其是男主角,所以,我是不会再让他们死掉的,读者大可以放心。

风零:听你这么说,我就安心了不少,不过你的剧透可真是够“稍微”啊,把大家的胃口吊足,但是又什么都没讲,那么我再“稍微”透露一下,其实《甲骨碎》是《百年诅咒》的后续故事。

那多:实际上,我把《百年诅咒》看成是前传,而《甲骨碎》才是正传。关于神秘主义和内心力量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风零:也就是说,之后还是会有故事。

那多:是的。

风零:说到神秘主义,《百年诅咒》里韩裳的一番论调让我印象深刻,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像一开始的韩裳那样对此不屑一顾的人,当然也有更多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你对此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那多:神秘主义始终贯穿在我的小说中,从“那多手记”到《清明幻河图》到《甲骨碎》。这大约和我对死亡的恐惧有直接的关系。我不愿意这个世界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那样,我不愿意相信人们死后会了无痕迹,我不愿意自己的存在在一万年后变得毫无意义。于是,我期望着,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可能。

从“那多手记”开始,我就竭力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为这个世界设想出一个又一个的可能。而现在,在《清明幻河图》里,这种可能落在了巫术上;在《甲骨碎》里,巫术也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甲骨是作为商代巫术的记载品而存在的,在那几百年中,巫术就像穿衣吃饭一样,贯穿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不管几千年后的我们是否依然相信。

巫术就是对世界的另一种解释,相信巫术的人认为,这世界上有另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游离于正统的科学理论之外,以另一种形式体现着。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力量可以对人们的举动做出回应。正统的人类学者对人类的巫术传统进行过专门的研究,比如弗雷泽的《金枝》。在悠远的传统中,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这种敬畏恰好和科学给人们带来的情绪背道而驰。不得不说,我认为这种敬畏是非常必要的。

风零:敬畏这个词总给我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感觉,而无论是在《清明幻河图》中,还是在《甲骨碎》中,主角或者反面角色都试图找到神秘主义的某些规律,想要那些力量为己所用,这岂不是和你所说的“敬畏”矛盾?

那多:敬畏来自于对神灵存在的相信,比如中国人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灵”,及对祖先亡灵或父神的信仰。难以言说、难以抗拒的力量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方面的联想,然后就会敬畏。在我的小说中,巫术就是这样一种力量。你以为你掌握它了,但谁知道是谁掌握谁呢?

风零:说得太玄了,貌似感到了“嗖嗖”凉风啊。那就暂且算是人掌握了巫术吧!还是关于巫术的习得,在这两部作品中,这种神秘力量都是在某种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得到的,在《清明幻河图》里甚至让人觉得任何人都能获得这种力量,这样不就削弱其神秘性了么?

那多:《清明幻河图》中我是试图创造一个巫术体系。既然说有体系,那么就有规律,就有掌握的可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但这样一个体系的基础,是建立在对世界的另一种想象上的,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大家都想掌握它。

而《甲骨碎》中的神秘力量比较特殊,至今我也没有解释其来由,可能也不会很详细地解释,以保持对神秘主义的敬畏。哈哈,毕竟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说不清的东西。

风零:我记得以前有人问你“写‘手记’的时候,你自己就不会感到害怕么?”你回答“恐惧来源于未知,而‘手记’的起因结果都是你设定好的,不存在未知也就不会害怕”。但是这次《百年诅咒》以及《甲骨碎》和“手记”不同,一切从茨威格的自传开始,是真实存在的,而其缘由不仅对于读者来说是未知,甚至对于身为作者的你来说也是未知,你在构思以及写作的时候就不会对此产生恐惧么?

那多:有时候会恐惧,但更多的是期盼,我期盼有些是真的,这样还有许许多多和我有同样恐惧的人,就不用怕孤单地活着,死后一无所有了。

风零:所谓巫术体系也正是你这种期盼下的产物吧?

那多:没错。

风零:除了巫术,《甲骨碎》和《清明幻河图》还有一些其他的相似之处,比如都和古董收藏有关,能不能说明一下两者之间的异同?

那多:和古董收藏有关,体现了我近年来对中国文化的更深的认同感,关于这一点,我想今后会在我每一部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另一个相同点是,即便在《清明幻河图》这样的漫画式作品中,我依然无法摆脱悬疑情结,依然有一个大悬念在推着剧情往前走。而区别就太大了,大得我不知该怎么说……像是两个人写的?反正大家一看就知道了。

风零:那么在“手记”已经有了一定人气基础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会中断“手记”的写作,而展开新的系列呢?而且一开就是两个?

那多:《清明幻河图》是一个新尝试,我试着把我的搞笑天份和悬疑力量结合起来。但总的来说,《甲骨碎》才是我真正满意的,也是我今后主要作品的方向。“手记”的人气,并没有高到让我满意呢。《甲骨碎》展现了我对悬念小说的理解和追求,也展现了我的野心,它足够成为一块稳健的基石,让我可以踩在上面,往更高处走。

风零:这三个系列就你个人而言比较满意哪个?

那多:我更愿意以单部小说来作评价,那显然是《甲骨碎》。

风零:看来你对于《甲骨碎》的评价很高啊!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你“手记”的中断,网上很多读者都比较纠结,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纠结“三国”系列,能否关于“手记”和“三国”是否还会有后续给一个明确答复呢?

那多:“三国”是不会了。“手记”还有可能。延续“手记”的可能性在于,如果我想到一个很棒的点子,而这个点子只能用“手记”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我又恰好处于一个比较懒的时候(“手记”的故事情节在我现在看来,显得过于简单了,要写一个相对方便许多),才会开始。

风零:那想看“三国”的读者就可以死心了,继续等下去也是不会有结果的。或许可以去《清明幻河图》这个系列里寻找一下“三国”的影子。而对于迫切期待“手记”后续的读者来说,虽然不至于让他们绝望,但也不是什么太好的消息啊!不过对于我来说,看到你越来越出色的作品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相信许多读者也和我一样吧!

 

 

 

(原载于《萌芽》2009年第7期)

 

 

【补充说明】

据风零说,此专访的采访时间为今年3月,由此看来此专访的时效性已经不是很高了。那多在 426日已经发表博文也许……重开那多手记》,“想来想去,还是间歇性的写点手记吧,那个我写熟了,应该会快很多的”,对于迫切期待“手记”后续的读者来说,可以算是个不错的消息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