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斯比
华斯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99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悬疑的中国风——《甲骨碎》书评

(2009-05-10 14:24:36)
标签:

那多

甲骨碎

书评

文化悬疑

中国风

甲骨

巫术

杂谈

文化悬疑的中国风

——《甲骨碎》书评

华斯比

文化悬疑的中国风——《甲骨碎》书评

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了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达·芬奇密码》,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文化悬疑的风暴!

所谓文化悬疑,也称知识悬疑。同科幻文学能够起到一定科学普及作用类似,文化悬疑将丰富多彩的东西方文化知识(或常识)作为构建其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为读者揭开一个个历史文化之谜,让读者接受人类文明的洗礼。

2007年上海青年作家那多在著名纯文学杂志《收获》的长篇小说专号(春夏卷)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非“那多手记系列”的悬疑小说——《百年诅咒》。这部小说在经历了换出版社风波后终于于20086月由那多的老东家接力出版社出版。

有人将这部小说定义为《达·芬奇密码》的跟风之作,言外之意是说这就是一篇仿作而已。我们不得不承认,《百年诅咒》受《达·芬奇密码》的影响较深,因为国内之前不曾出现“达·芬奇密码”式的文化悬疑小说,甚至在国内悬疑小说作为一种类型文学也才刚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可否认,那多的《百年诅咒》为推动国内文化悬疑创作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最起码证明,中国人也是可以写这类小说的。

《百年诅咒》堪称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悬疑小说,正是在那多的《百年诅咒》出版之后,国内文化悬疑创作的序幕才徐徐拉开……

20094月,由蔡骏担任监制的国第一本知识悬疑小说专门MOOK丛书《谜小说》出版发行,邀请蔡骏、那多、李西闽、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等诸多业内知名作家加盟,共同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知识悬疑园地。

20094月中旬,又是在《收获》的长篇小说专号(春夏卷)上,那多发表了自己的第二部非“那多手记系列”的悬疑小说——《甲骨碎》。

那多说过:“我不愿意把一部小说拆成上下或者一、二、三,但我经常有一些系列的创作,就是这些小说当中是有关联的,发生在一个世界(这里指一个具有现实感的虚构世界——引者注)上,但有他们有不同的故事、不过他们人物的命运,脉络是相承的。”

《甲骨碎》是那多“诅咒系列”的第二部,故事紧紧承接上一部《百年诅咒》。在《百年诅咒》的结尾,主人公费城失足坠入苏州河,生死未卜,故事便在此处戛然而止。这样开放式的结尾使读者相信“诅咒”的故事尚未结束。果然,在《甲骨碎》中,那多明确指出费城溺水身亡的事实,女主人公韩裳也在话剧《泰尔》首演之前意外身亡,难道那延续了百年的茨威格剧本的诅咒还在继续?这一切将由《甲骨碎》中的两位主人公——孙镜和徐徐——为大家一一解开。

自从《百年诅咒》开始,到后来的《纸婴》,再到现在的这部《甲骨碎》,那多一直在运用双线(甚至多线)叙述的方式来开展故事。既然《甲骨碎》和《百年诅咒》同属“诅咒系列”,那么必然会有一脉相承的核心,即:弗洛伊德晚年开始研究“神秘主义”,他认为比人的潜意识更深的某处隐藏着通向宇宙冥冥间的某种神秘,并试图通过一场实验揭示这种藏于人内心深处的神秘力量。

在《百年诅咒》中,具有八分之一的犹太血统的韩裳,凭借着从外曾祖父劳德·威尔顿那里得到的记忆,不断地梦到茨威格、达利、卡蜜儿等当年参加弗洛伊德神秘实验的人,而在《甲骨碎》中,韩裳在死前最后一次梦境中又梦到了一个此前从未出现过的人物——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那多利用他和另一位与中国渊源颇深的外国人斯坦因衍生出了关于中国古老的甲骨和巫术的新的文化悬疑故事。

《甲骨碎》对那多来说是作为独立的小说来写的。既然如此,小说必然有属于自己的一条主线(明线),即不同于“诅咒系列”核心脉络(暗线)的一条主线:孙镜和徐徐是两个老千,想参加伦敦甲骨拍卖会,但需要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于是他们把目标锁定在上海东方博物馆的藏品巫师头骨上。他们的计划是以举办私人甲骨博物馆为借口将其借出来,再利用孙镜伪造的巫师头骨进行掉包。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原来东方博物馆的巫师头骨藏品也是假的,两个骗子居然被骗了。

《百年诅咒》中,两条线索交汇的中间线索是茨威格的死亡剧本。而《甲骨碎》中,两条线索交汇的中间线索则是巫师头骨。

作为独立的小说,《甲骨碎》无疑是成功的。这部小说在节奏上要比《百年诅咒》紧凑的多。巫师头骨作为小说的最大悬念在最后才露出庐山真面目,而在此之前,读者都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其次,两个老千的骗术还是相当高明的,只不过一山还比一山高。由此我们领略到了那多式的智慧与幽默。我不禁感叹那多在制造悬念和戏剧张力方面确实又成熟了,进步了。

但作为系列小说的第二部,个人觉得那多并没有对弗洛伊德神秘实验进行过多深入探讨。这样使得《甲骨碎》成了一部“过渡小说”,把对师头骨对神秘实验的作用的解释抛给了下一部小说,让人觉得不甚过瘾。

《甲骨碎》中,斯文·赫定发现了殷商时代的巫术圣器巫师头骨,但他无法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其带出中国。于是,作为弗洛伊德神秘实验的参加者之一的斯文·赫定决定在中国开辟新的实验场所,并邀请中国人参加,他觉得东方神秘古国中国的圣物一定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借助它来辅佐梅丹佐浮雕铜牌,一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结果当然是产生了一些作用,只不过,那多在《甲骨碎》中并未解释清楚,让人遗憾不已。

如果说《百年诅咒》是《达·芬奇密码》的仿作的话,那么《甲骨碎》则真正具有了中国的元素——甲骨和巫术。而在那多今年要出版的另一部作品《清明幻河图》(“巫术系列”第一部)中,我们会再次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