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眼看世界》后记
(2009-02-21 20:57:47)
标签:
那多过千山早期作品散文六眼看世界后记杂谈 |
【那多早期散文】六眼看世界·后记
《六眼看世界》后记
那多
出这本书,有一个地方惹得我母亲很是不满,她认为既然是父子合著,自该用本名,过千山和赵长天放在一起,让人莫名其妙。
并不是本名不好,至少这个名字用到现在居然还没碰上同名同姓的,在没冷僻字的名字里,算得是极少见的了。不过,只这一个理由,当然也不能说明这名字好,况且,再好的名字也不能何时何地都让人看顺眼,正如再好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喜欢的。写文章用笔名有很多好处,第一条就是骂起人来心不慌手不颤,第二条有助于知名度迅速提高。虚荣就是虚荣,遮是遮不住的,决心把名啊利啊先搞一些来,再慢慢淡泊掉,但是想来想去没什么其它可指望的,只好把希望全落在这笔名上了。
说老实话,过千山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很失败,,不幸的是以前曾起过一个更失败的名字,就不在这里拿出来娱乐大众了。想当初把这个名字起出来的时候左看右看还很得意,然后就冒出一大堆人对我说,从来没看见过这么俗的笔名,完全体现了此人(即指我)因年幼无知而产生的种种心态,用上海话来讲着实“括三”得可以。我在一边呵呵笑着,心里恨不得把当初起出这个名字的我砍了。后来一想,“括三”到极点也是一种境界,起码可以让人记住这个名字,效果出来了,管它黑猫白猫。
上次有一位很和蔼的妇人,在我家谈她与她女儿的关系如何如何好,好到没有代沟。我是不相信的,怎么可能没有代沟呢?不要说两代人,就是一代人,同班同学,心与心之间就没有沟?各人生存环境总是不同,想法当然不会都一样,沟都没了,这世界还哪儿来的多姿多彩?沟人人都有,沟宽沟窄沟深沟浅而已,只要隔着沟还能喊话,好比“吃了吗?”“吃了。”“干啥去?”“买菜呢。”“最近都有什么精神食粮啊?”“六只眼睛看世界……”就可以了。想把沟填了,就算你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