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华斯比
华斯比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99
  • 关注人气:2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

(2009-01-19 21:11:19)
标签:

故事·月末

传奇映画

七月

入侵记忆城堡

科幻评论

塞伯朋克

以读者的姿态品评故事  用人文的眼光解读科幻

【2009年2月末】 

【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

 

大家一起来“塞伯朋克”吧!

七月自从在200811期的《故事月末》中露脸后,又在09年第2期的《故事月末》的【传奇映画】栏目中发表了《入侵记忆城堡》,这是一篇“赛博朋克”题材的悬疑科幻故事。

“塞伯朋克”一词是用英文“控制论”的前缀(Cyber)加上反叛的【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生活方式(Punk)构成的。它原本并不单纯指一个科幻小说流派,而是七十年代末开始,以美国硅谷等地为中心的一大批青年科技精英的生活方式。这些人沉匿于个人电脑制造、软件开发以及最早的网络生活体验中。其中有许多人伴随有吸毒、黑客等反叛性的举动,经常因为盗打电话或者盗用信用卡等高技术犯罪而经常与司法部门打交道。

当然,其中的“好孩子”肯定占多数,比如,日后的电脑大王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人当初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后来,作家兼编辑杜佐斯借用这个词来指称八十年代年代以写被电脑自动化控制的社会为背景的科幻小说。

作为科幻小说中“塞伯朋克流派”的作家们,也都拥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作品尽管在当时的外人看来离奇古怪,但对于他们自己和同类来说却有着很现实的背景。斯特灵在1990年答《轨迹》记者问时曾称,数字迷幻剂将代替物质的迷幻剂。这在那个年代还是预言。仅仅十年后,游戏上瘾或上网成瘾这些现象就是在中国也已经很是触目惊心了。

在塞伯朋克题材方面,他们将当时还没有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的电脑与网络引入科幻小说,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预言家。小说中出现的许多情节在十几年后变为现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比黄金时代的先辈们更重视与现实有关的科技进步,而不是遥远时空背景下不可捉模的所谓发明和进步。

赛博朋克中常见的元素有:黑客、数字空间(Cyberspace)、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控制论与电脑生化、都市扩张与贫民窟、牛仔-像反英雄、大型企业、基因工程、毒品和生化、恐怖主义(特别是计算机恐怖)等。

目前,对国内这类科幻题材产生影响的外国作品主要有两部: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和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

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出生于1948年,年轻时便参加过反越战的抗议行动,后来成为加拿大公民。他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77年。他不是塞伯朋克运动的创始人。但他的塞伯朋克三部曲《神经漫游者》(1984)、《读数为零》(1986)和《蒙娜丽莎加速器》(1988)却使得这个流派获得社会的重视,并因此被视为塞伯朋克运动的主将。1984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神经漫游者》。在小说中,主人公凯斯将自己的大脑与电脑网络相联通,成为信息窃贼。

【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弗诺·文奇(Vernor Vinge1944102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沃克莎市,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作为塞伯朋克流派中活跃至今的作家,弗诺·文奇拥有极高的声誉,在硬科幻小说写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处,尤以细节的缔造和令人惊叹的预见力着称。大量细致又经得起推敲的描述让虚构出的“异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几可乱真。和他本身的科学素养大有关系,弗诺·文奇本身就是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阅读文奇的科幻小说,绝对是一种享受。文奇并不多产,但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可称得上经典。1987年的《真名实姓》使他声名大噪,1992年的《深渊上的火》获得雨果奖,2000年又以该书前传《天渊》击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获雨果奖。

【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在文奇数量不多的作品中,描写电脑黑客与掌控全世界信息资源的人工智能殊死搏杀的《真名实姓》占有着特殊的地位。小说发表时,互联网技术刚刚初露端倪,人们为小说中的超炫想像而痴迷,却很难相信它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梦想成真。很多时候人们将开创科幻小说赛伯朋克流派的荣誉归到威廉·吉布森的名下,但实际上,文奇的《真名实姓》比吉布森赖以成名的《神经浪游者》早了整整三年。文奇至今仍是美国最优秀的赛伯朋克作家之一。

说到国内的赛博朋克作品,较早的有星河的《决斗在网络》,杨平的《千年虫》和《MUD黑客事件》。【每月读故事·月末评科幻】大家一起“塞伯朋克”

近几年,国内又有不少科幻作家尝试赛博朋克题材的创作,其中长篇代表有拉拉的《掉线》和今何在的《2050年的母系氏族》。而在2008年的《科幻世界》中又有不少年轻作者创作了短篇,有穆子旭的《漫长的十一小时》、Ugsan的《睡神》、尹冰峰的《玻璃迷宫》和蔡少阳的《最后一盘国际象棋》,再加上七月的这篇《入侵记忆城堡》,还真不少呢!

我想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赛博朋克流派的科幻佳作,大家期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