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幻世界·众议院】07年08期银河奖征文(1)

(2007-08-14 20:42:25)
标签:

科幻世界

银河奖征文

评论

乃鼎齋無機客

星海一笑

科幻左手

小者

分类: 书评馆:科幻·悬疑
    前不久刚看完07年第8期《科幻世界》,上网搜了一些网友的评论,对于本期的银河奖征文是有褒有贬,见仁见智。

【科幻世界·众议院】07年08期银河奖征文(1)

 
 本次参议人员:乃鼎齋無機客、星海一笑科幻左手、小者
 
《多重宇宙投影》,作者拉拉
小者:
    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又学着肖伯纳大人的样子频频脱帽致意。但是,并不带有一丝丝的嘲讽之意,满心都是敬佩,能够将大师系列的桥段如此不动声色的融进去,除了敬佩还是敬佩。本文最大的一个来源便是《宇宙尽头的餐馆》吧?虽然风格完全就是亚当斯那种,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把这个创世的喷嚏和绿色巨怪阿克雷斯艾尔创世论联系起来。另外,对冲基金完全就是《深渊上的火》中的瘟疫以及《计算中的上帝》中的上帝嘛。而文中大量苏式的冷笑话又有基尔·布雷切夫这位俄国本土作家的感觉。
  但是,作者架空了大量的理论以躲避硬伤,感觉架的还不够空,硬伤仍然存在。例如,P9,碳原子加速的细节就过多了,既然那10000000个碰撞的原子都让那颗得到了加速,也就是说碰撞前速度其实比那颗大。接近光速的碳原子就不只那一个了。另外,P10,以近光速碰撞的两个碳原子,爱因斯坦及其拥护者也不会认为它们会烧掉劳动者大街,毕竟是原子级别。其次,原子宇宙应该是没有办法看到肮脏的耀斑的吧,原子核的大小和光子是一个数量级的吧?
  再另外:第10页,加速的原子是粒子性增强吧?P17,前面还是拉马丹·拉登怎么到了这里就变成本·拉登了(还说是读者想象力过于丰富)?
 
科幻左手:
    这个文章看了两遍,第一遍一目十行过去了,没看懂,再仔细看一遍,嗯,这是个大杂烩。看完后我突然想到,这是不是模仿的银河漫游指南?银河漫游指南只读过一小段,这个文章的风格有些类似。扯!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影射一些政治,经济等。科幻的点子是多重宇宙,不算新鲜,然而描述得很好,有趣。这个文章最好的地方就是文字。想象力也非常狂放。情节并不曲折,事实上,情节不是文章的重点,重点是那些描述。
    文章的缺点是只能作为点心不能作为大菜,因为这种不着边际的叙述方式让情节退位,我想说,其实这个文章不需要情节。要的就是趣味。用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是旁门武功,剑走偏锋,和讲究稳当,循规蹈矩的正派武功相比,更华丽,却少点实在。
 

星海一笑:

    拉拉这位多面手再次转型,放弃了以前对华美场面的描写,转而用诙谐的语言叙述一个牵涉到两个宇宙存亡的荒诞故事。中间的许多桥段令人捧腹,可以说深得道格拉斯真传。期待他在《星云》上的新作。

 

无机客:

    拉拉的《多重宇宙投影》开头几段还给人了希望,以为会看到一篇有内容的小说,不过结果让人很失望,文字上似乎在学《银河搭车指南》,试图插科打诨,但在缺少故事内核的情况下,作品就是无聊。

 

《西莫妮》,作者燕垒生

星海一笑:

    燕垒生很会铺设情节,这决定了我们不用担心他的故事没有可读性,但可读只是外表,思想才是灵魂。可以看出该文是作者在用心写,没有什么娱乐化倾向。反对战争的主题在一个实验大脑对美丽护士的爱慕下慢慢展开,行文从容不迫,对《死叶》的引用更是添加了不少诗意,整个文章的结构也相当收敛,没有出现《天雷无妄》中那种大结构小故事的感觉。

 

科幻左手:

    唯美科幻。有些怀疑作者的灵感来自于那本诗集。别的不说,就是那些短短的伤感的诗句,已经让这文章和其他文章迥然有别。文学色彩浓厚,情节编排紧凑。难得的鸳鸯蝴蝶文。小说的科幻想象内核也是不错的,使用人脑作为存储器,而这人脑从弱智儿童的身上取来——不错的想象。

 

无机客:

    燕大的文章一如既往的完满。

 

小者:

    这个是诗歌援助交际吧?

 

《娥伊》,作者江波

科幻左手:
    一篇硬度可以上星级的科幻。地球灾难,人们在火星重建生活。这个文章的可贵之处一在于把主人公的命运有机地糅合在故事中,二在于对于科学基础的描述精练而不累赘,没有明显的硬伤(没有违反我粗浅的知识),也不像某些硬科幻一样写说明文。文字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叙事风格,有点史诗风格。这的确是一个惊喜,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好科幻——科技和人类命运的关联,和个人命运的关联,还有人对自身命运的抗争和选择。

 

星海一笑:

    江波在我的印象中是那种走传统路线的作者。在旧题材写出新意确实不易,该文描写小人物在大时代科技变迁下的命运,五十年,娥伊老去,而火星正获得重生,这悲沧的结局,每个人都会心生感慨。历史到底遗忘了多少有功之人,我们都无法知晓。

 

小者:

    这是快进加单人版的火星三部曲么?地球灭的过程感觉有点奇怪,觉得灭世洪水的水平就是物种登陆前地球上的状态吧?而且记得有个节目说过“有水就有生命。”地球灭得这么干净有点生硬。另外,最后那个逆转录病毒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大家用呢?不是不算赌博的么?

 

无机客:

    江波的《娥伊》和他过去的风格一样,很有科学幻想小说的味道了,写出了一个好故事,也写出了一些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