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书评馆:科幻·悬疑 |
那多原名赵延,爸爸就是《萌芽》杂志的主编、作家赵长天。四五年前,赵长天与赵延的散文合集《六眼看世界———儿子你自己拿主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那时候那多署名“过千山”,《六》是近视眼的四眼那多和爸爸两代人对一些事情的思考,一人一篇,对比出了两代人的很多不同。那多后来还出了一本幻想小说,但他自己不太满意,所以怎么也不肯说书名。再下来便是让那多一战成名的《那多三国事件簿》,也是赵延第一次用“那多”的笔名发表作品。
“那多的书我看过一些,不是每一本都读。‘三国事件簿’和后来的灵异小说好一点,爱情小说则差一点。”“他们这一代和我们那一代的区别比较大,那多他们更多地考虑市场,考虑读者喜欢看什么,目标很明确。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很难说高下好坏,各有各的用处。流行作品要写得很好也不容易。那多的东西,还处在一个寻找道路的过程中。他东写写,西写写,说明还不是很成熟。”
“我的工作不知道对那多是否有帮助,因为不太管他的事情,也没有帮他宣传。最开始《那多三国事件簿》在《萌芽》连载,他参加新概念之前的征文,都是自己去投稿,其他同事也不知道他是我的儿子。”
“他现在既然走这条路,自然希望他越写越好。那多两次辞职,没有了其他的工作,如果再写不出东西,就没饭吃了。”
尽管因为天天夜里写作,个中辛苦一言难尽,赵长天并不希望儿子也走这条路,但毫无疑问,父亲的作家身份,潜移默化地会对那多有深刻的影响,让学“海关”专业的他最终还是走上了文学的道路。“我想,爸爸至少让我看到了写作这个职业,它不是不可触及,这挺重要的。”
那多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写作路线,荒诞搞笑、时尚爱情、灵异推理,不过荒诞搞笑偶一为之,时尚爱情他觉得并不适合自己,如今的那多,重心在创作灵异手记上。第一本《幽灵旗》已经在接力出版社出版,还有另外三本马上就面世,那多希望自己在通俗文学上干好,每年至少写四本灵异手记。
回头看这些老新两代作家,差异其实相当大。做父母的,喜欢用“代”来区分彼此,而孩子,普遍都不喜欢这个词;父母这一代,会更多考虑文学的社会功用,而孩子,只想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心情和梦想;父母这一代,最初都没有期望孩子一定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能够平安健康地生活,是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期待,而孩子,幼承庭训,在家庭氛围的熏染之下,无论是否文科出身,都可能青出于蓝。(北京晚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