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里黛玉与薛宝钗是知己,其实不是这样的

(2020-08-19 07:53:22)

很多人认为,《红楼梦》里黛玉与薛宝钗是知己,其实不是这样的

原创 写乎 2020-08-19 07:03:00

作者:韩雪丽

给人的第一感觉,敏感多愁为爱情而死的黛玉是出世的,而商人家族的薛宝钗,持家理事,长于人情世故是入世的。

(一)黛玉的入世

黛玉并不想出世,她其实是很现实的。比如第一次进贾府时,表现的优雅知礼的黛玉,可不是超脱的,婉拒邢夫人留饭,在王夫人这里考虑哪里可坐,哪里不可,看贾府如何饭后吃茶,都是透着浓浓的入世,她一直明白,入乡随俗。这里不是林家,要一一改了过来。

第二次回来时,给姐妹们也分送了礼物,是雅致的笔墨,这说明,这小姑娘也明白,人情往来,收了宝姐姐的礼物,也要说谢谢。打赏更是不手软,怡红院的佳蕙,蘅芜院送燕窝的婆子,都没少收打赏。

而且,她其实是提醒过宝玉的,她和宝玉说,心下闲了,每常替你们算计,入的少出的多,后手不继,支持探春的节源行动。

这样的黛玉,哪里是出世。出世的是诗与爱情,那是属于远方的。

(二)宝钗的出世

宝钗出场时,年纪已经十四,这是可以待选,或者相亲的年纪,她岂能不懂人情世故,薛家的变故,父亲的死,母亲的软弱,兄长的荒唐,这样的家族里,她如何心无牵挂。

可是她终是出世的,她过生日,点的戏文,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这样的戏,看似热闹可是苍凉。

宝玉不懂,贾母诸人看的热闹,可是宝钗悠悠的念出那曲文,那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下了中了宝玉的心。一个少女的欣赏水准,怎么是这样的曲文。这是人生的荒凉,哪怕眼前繁华富贵,终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然后呢,她并不入乡随俗,她居住的蘅芜院,由着自己的性子布置成了雪洞一样的房间,让贾母大呼不可,很是皱眉,忍不住唠叨了她半天,什么年轻姑娘不能住这样的地方,什么亲戚来了看着不像。

李纨都没把房间弄成这样,要是这样,贾母早皱眉了。

宝钗是看淡了物外的一切奢华,不是没有,是感觉没意义。

她的出世,是内心,她的入世,是外表。

宝钗有她的矛盾,精神与现实世界有矛盾。

所以钗黛能成为了朋友,她们的矛盾,在某些层面重合,所以能相知,哪怕只是偶尔的相知,可是终也是朋友,高山流水,有一瞬间,她们懂得彼此。

宝钗的笑容,只是礼貌,黛玉的孤独,只是自怜。

宝玉是要找知己的,不相知的人,他懒得理会,哪怕是父亲,逼着他见了贾雨村,父亲眼中的精英,他也懒得多说话,一脸的中二样,不喜欢瞧不上,难怪贾雨村一走,贾政就想打人。

(三)冷落宝钗,怼湘云

他对姐妹们原是极好的,哪怕是个小丫环,只要漂亮,他也乐得呵护,何况是对表姐表妹,如花的容颜,天生的才情,可是犯了他忌讳,马上翻脸。

宝钗让他读书,他马上翻脸,到底宝钗是客人,也年长于他,他只是一句不说,转身走人,算是客气了。到了湘云,直接撵人,让湘云到别处坐坐,这可非常不客气。

袭人圆场,赞叹宝钗心胸宽广,宝玉马上说这是混帐话,林妹妹不说混帐话,他心上,林妹妹不说,就是他的知己,因为懂得,而不说。

四)黛玉和宝玉是知己吗?

宝玉和黛玉,都是重精神世界的,所以宝玉认为黛玉是知己,才肯为了黛玉要死要活要摔玉,而黛玉也是不爱王权富贵,只要一个知心人。

可是他们是知己吗?

感觉上,不是。

当然,他们有相同的精神追求,重视爱情,可是,谈到相知,倒不是一回事,宝玉是苦闷的,没个知心人,黛玉勉强算是,黛玉不提让他进学读书的事,不是以为不好,而是黛玉的关注宝玉爱不爱她,她更重视宝玉的心。

比如黛玉提到了贾府的经济危机,日常算了,进的少出的多,后手不继,所以黛玉支持大观园承包,而宝玉呢,一句话,少了谁的,不少我们的,完全是纨绔口吻,黛玉就转身了黛玉的父亲是探花,黛玉的老师是进士,应该说她童年的生长环境里,是对四书五经的拥戴,没有这些,林如海成不了探花,娶不了贾府的千金,而贾雨村一样是靠科举,才能翻身,才能从卖字为生,到赫赫官威,所以黛玉最早的认知里,四书五经是好书。

宝玉反对的这些,黛玉一直没有表现出拥戴,是她还没关心到宝玉的前程,和宝玉成家后如何生活,离了荣国府这棵大树,没了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如何立足,黛玉没考虑到这个层面,而宝钗是考虑到了,她是经历了家族中落的。

所以黛玉和宝玉其实是恋人,不是知己。宝玉混淆了这两者的关系,以为爱人是知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何是对照
后一篇:我想遇见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