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家的女儿
袭人是个好孩子,这是王夫人的评语。
对于家长来讲,袭人是个好孩子,花家穷的没饭吃,袭人被卖身为奴,袭人早期的月钱,肯定支援了家里,她进府后,在贾母身边当差,是有一月两银的八大丫鬟之一,贾府本身管吃管住,袭人肯定给了花家。
应该说,花家能翻身,后来弄得体体面面,有房有舍 ,家成业就的,离不开袭人的一把辛酸泪。
(二)袭人夜谏
后来夜谏王夫人,得到王夫人的器重,待遇提升,成了二两月钱,享受姨娘的待遇。
这一次是袭人职业生涯中的一大举措,趁着宝玉挨打,王夫人心惊的时候,她大胆的表态,自己要为宝玉的声名品行负责,请太太找机会让宝玉搬出园子,君子防不然,当然了人家说的对,贾府里,就有赵姨娘和贾环正在找茬,可不要大大的防范吗。王夫人岂会不懂,把金钏的事,告诉贾政的就是贾环呀。
(三)袭人风光
母亲病重的时候,求了恩典,还能回去送终,又是车又是马,到是让花家风光了一把,估计邻居都会以为,花袭人成了花姨娘,才有这排场。
最后王夫人还赏了四十两银子,办后事,这对于花家来讲,自然是一笔不小的钱。
从花家来讲,养袭人这个女儿,自然是蛮好的。不仅不是赔钱的,还挣了不少钱。
而且袭人的观念符合当时的规则,比如鸳鸯就不愿意做小老婆,把哥嫂骂了一顿,可是袭人愿意做姨娘呀。这当然令花家欢喜,袭人要是成了姨娘,他们一家子都风光。
我们看赵姨娘的家里,还是沾了赵姨娘这个小老婆的光,一家子都有了好差事,有跟贾环读书的,有做帐房的。
如果袭人将来心愿得成,自然也能提拔花家人。
所以在花家人眼中,袭人还真真是好孩子。
(四)主子眼中好奴才
到了王夫人眼中,袭人仍然是好孩子,赶着袭人叫我的儿,实在是袭人能急王夫人所急,忧王夫人所忧。王夫人还没想着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大观园其实就是个女儿国,按年纪来讲,宝玉住在里面,的确不好,当家长的自然接受这个说法,于是王夫人对袭人感爱不尽。王夫人最重名誉,若是宝玉没了好名誉,这辈子岂不悔了。
而且贾宝玉虽然是凤凰的待遇,可是暗算他的人也不少,一个赵姨娘一个贾环,都不是省油的灯,王夫人自然知道嫡庶之争,所以她一直是有忧患意识。
现在袭人主动跑来分忧,王夫人当然欢喜,巴不得袭人能长长久久服侍宝玉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