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钗的冷与热

(2017-09-19 18:02:51)

 

宝钗的冷与热韩雪丽 联系电话13832195808 微信号hycych QQ564267692

 

 

宝钗是一个矛盾体,作者写她,不似黛玉和湘云,黛玉是清雅出尘,湘云爽利明朗,都是少女的心智和处世姿态,而宝钗不同,宝钗是复杂的,她有着成人的心智,也有着少女的深情。

一出场就交代了宝钗生病,需要服用冷香丸才能压制先天的热毒,这就表明了宝钗有热的一面,也有冷的一面。热是天生,冷是后天的压制。

热是人的本性吗,而冷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向现实低头的必须。

年少的宝钗,也有过黛玉的天真时光,薛家未中落时,她和姐妹们偷看闲书,那时的她,也有着浪漫的情怀,不知世事的天真。

后来父亲没了,哥哥惹事生非,母亲良善,薛家的生意让人哄骗了不少,那时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让她一下子清醒了不少。

也许从那时,她明白了风刀霜剑,世间事,不是用热情就能解决的,还要冷静冷淡冷漠,冷到了极处,才能安身立命。

所以书里的宝钗,有体贴岫烟的善意,为湘云请客的大方,为安抚黛玉的温情,也有面对金钏之死的诛心之言,也有滴翠亭在小红面前嫁祸黛玉的凉薄。

还有因宝玉一句姐姐像杨妃的冷笑,也有讽刺双玉负荆请罪的尖刻。

宝钗是那种,你不触犯她的利益,她是最善解人意的长姐,是最肯应候别人的大家闺秀,遇见麻烦的时候,她本能的自保,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泰然。大观园夜抄,第二天就搬走了,把湘云托给了李纨。

宝钗未必会破坏双玉的情缘,她不会为了宝玉生生死死,但不妨碍她开个玩笑把黛玉许给哥哥,好扫清金玉良缘的绊脚石。

所以她不会主动针对双玉,但也不会为双玉情缘争取什么,世事无常,她更懂得人生的顺其自然。热到了尽头是冷,一切随缘。

 

宝钗的三次热毒   韩雪丽 联系电话13832195808 微信号hycych QQ564267692

 

  宝姐姐通常是稳重平和的,比大人还冷静。

  但天生体内一股热毒,时不时会发作。

  第一次发作是金钏跳井事件,袭人听了想起素日同气之情,忍不住泪下,这里面我们看到的袭人还是感性的,袭人也想奉承太太,可是她还是想到了金钏的可怜可叹。

宝钗不同,宝钗素日与金钏也是常见的,做为太太的第一大丫环,宝钗还给人家衣服穿,可知没少往来。到了太太那里,宝钗完全是站在姨母的角度分析问题,若说是失足落水,还可理解,说如果是真的投井,就是个糊涂人,这话有些过份了。若非十分为难委屈,一个妙龄女子岂会投了井。

后来又说不过多赏银子,王夫人提到衣服,宝钗马上说自己的衣服合适,也就是说,并非是宝钗主动给衣服,是王夫人心里不安,她是给姨娘解围。

 宝钗在这个场景里明知王夫人内疚,此事自然是金钏委屈了,可还是左一个糊涂人又一个不为可惜。

 第二次发作是借扇机带双敲,先是宝玉说她似杨妃,她大怒,自己没个好哥哥,后来小丫环找扇子,她又说,:"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此话还是讽刺宝玉。

 后来又说看戏,借负荆请罪讽刺双玉,果然,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宝钗一张口,就让双玉无言。

 第三次就是滴翠亭事件了。

 她自己偷听,偷听这个词用在这里合适,她可不是听了一句半句,听了故事全貌。发现人家手帕订情,她感到此事不妥,本来吗,私下里的话,自然是私事,自然不宜公开,她判断出是小红,感觉这个丫头刁钻古怪,怕让小红撞见了她,与自己无趣。

 要是怕无趣,就别偷听,听了一句就走开,又有好奇心,又怕担责任,就生生在小红面前说,她刚来,好似看见黛玉在这里。

她走了,小红担心黛玉听见了,黛玉心细,怕黛玉刻薄人。

小红再不怀疑宝钗,这里面,宝钗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也许不是针对黛玉,但明哲保身,却把可能的麻烦推给黛玉。

这三次热毒发作,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宝钗,不是温情脉脉,完全是世俗中人。懂得讨好姨母,懂得打击别人,懂得保全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