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进贾府的年纪在七岁到九岁之间,不会再大了,从书里看,是没了贾敏之后,贾母派人来接,如海同意,然后黛玉上京。
黛玉本心不愿意离开,一个小孩子,尤其是黛玉这类敏感聪慧的小姑娘,是不愿意跑到别人家的,况且,还担忧着父亲。
反而是如海坚持让黛玉离开,他用的理由有些勉强,说是他不打算续弦了,黛玉又无兄弟姐妹扶持,为了减他的顾盼之忧,还是去外祖母家。
有的人家怕后母委屈了自家孩子,才会让孩子至亲朋家里居住,而如海和贾敏感情好,在失了夫人之后,没打算续弦,这是书中最深情的也是独一无二的男子。贾赦贾珍都是续弦,贾雨村元配过世,就扶正了娇杏。
黛玉对于父亲的话,自然只有遵从的份,可是感觉上,如海是为了黛玉考虑,是为了黛玉日后有人照看,有人帮衬。只有父亲为了孩子的前程,才让孩子离开自己。尤其是这个孩子身体还娇弱,而且还有和尚说过不要见外人,不许听见哭声。
总之如海特意安排贾雨村(黛玉的老师)一同前往。
贾雨村与黛玉有师徒之名份,让贾雨村同往是相帮了雨村,省了他的盘缠,而且如海还为雨村写信给贾政,请其相助雨村复官之事,这也是如海为黛玉铺的路吧。雨村是能干的人,他的起复得益于林家和贾家,那么自然要领林家一个人情。
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的事,找一个好人家照看,帮助一下她的老师。
感觉这时候的林如海为黛玉所做的安排,都有托孤之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