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钗与母亲----孝顺为大

(2017-08-03 10:07:25)


  不管如何评价宝钗,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可,就是至孝。

   宝钗本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薛父极欣赏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儿,让其读书识字,自然寄予了厚望,应该说最初宝钗的生活环境里,是以读书识字为主。

   父亲没了,可是薛家产业还在,这时候,如果她还是沉浸在风花雪月里,琴棋书面优雅一生,也没人责怪她,在当时顶门立户是薛蟠的责任,没人要求一个闺中女儿承担。她依然是薛家的明珠。薛姨妈那么惯孩子,儿子都舍不得让他吃苦,何况是娇滴滴的小女儿。

   如果宝钗像湘云一样开开心心吃喝玩乐,像黛玉一样,满屋子的书,像个上等书房,薛家也完全能满足。

  可是宝钗没有,父亲没了,她敏感的意识到,薛家的处境变了。哥哥不能持家,母亲慈善,这完全是被人欺负的状态,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书字为念,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代劳。(宝钗放弃了诗书中的桃花源,而转为现实,是为了母亲分忧代劳)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她以往的世界,有勾心斗角,有尔虞我诈,再不是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美好之外还是残酷。

  我们看看士隐的境遇,就知道世情艰难,人心复杂,岳父于他困难之中,不仅不助,反而哄骗他的钱财。

   而薛家是商家,商场如战场,更是多少刀光剑影。

   薛家进京,是因薛蟠打死了人,也有因为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销耗。薛家完全是中落的局面。

   进了贾府,宝钗自然知道母亲的打算,金玉良缘,不是宝钗一个小姑娘能杜撰出来的。更像是王夫人和薛姨妈这对亲姐妹的打算,一个找贤媳,一个找靠山,一拍即合,双方获利。

对于命运的无常,人心的险恶,宝钗已经领教。背靠大树好乘凉,薛家是要依靠亲戚了。而亲上加亲,才是最好的巩固方式。

 

   宝钗认了,只要能令母亲安心,她愿意。

  书中有一段话说,宝钗既要每天至贾母王夫人那里坐坐,尽晚辈和客人之礼仪,也要打点针线,每天做到三更。

   这时候,三春在干什么呢,不会理论这些,黛玉在爱情的世界里,湘云一心盼着来贾府玩耍,而只有宝钗在灯下做女工,而且是她自愿的,薛家不难于此。

  袭人说晴雯,平素横针不拿竖线不动,可是一个薛家的大小姐,却在做针线到三更。

  所有这一切,宝钗皆为了母亲。

  有一个场景,黛玉羡慕宝钗在母亲怀里撒娇,薛姨妈说,这宝钗有事的时候,就和凤姐在贾母面前是的,可以商量,没事的时候,多亏她开开心,,有这么个贴心小棉袄,什么愁不散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