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拐子---一双罪恶的手

(2017-06-28 15:40:42)

拐子---一双罪恶的手

  英莲的命运里,总少不了一双罪恶的手。

  是谁把她从甄家的小姐,父母的掌上明珠,贩卖到了薛家,成奴成婢。她的命运,都是因了这双手,被断送了。

  几岁的英莲,玉雪可爱,因了一次看灯,就被拐子拐了。

  此后七八年,被打骂着长大,是被打怕了,她虽然记不清家乡本来面目,可是她知道她不是他的孩子,是他拐来的。

  这几年里,她的日子自然是暗无天日,好不容易拐子把她卖给了冯公子(这拐子挺有耐心,养了七八年,只为卖个高价)。冯公子是个乡绅之子,也读书,是个风雅人物,英莲自叹罪孽可满了,可是转眼间,拐子又一人二卖,惹了天大风波。

  这拐子不仅心狠,也是贪心,冯公子既然立意要买英莲,给的钱自然不少,是拐子满意的价格,他已经获利不少,如果此时放手,拿了钱走人,也罢了,偏偏冯公子迂腐,三天后过门,当时给钱领了人,也就省事了。

  不过是几天的时间,拐子又生了贪心,要再卖一次,不想这一次不长眼,买主是薛家,他是得不了便宜。

  结果很残酷,双方争执不下,不肯让步,反而搭上了冯公子的命,薛家抢了人,扬长而去。

  薛家跑了,拽走了英莲,拐子没得跑,被送了官。拐子的罪是拐卖人口,外加一女二卖。

  后来门子给贾雨村出主意,胡乱了结此案,拐子自然是实罪了,不过估计不会判得太重,人不是他打死的。

  而可怜的英莲,进了薛家,后来的故事里,她过了几年轻省时光,后来夏金桂进门,被折磨而死,至死也没见到父母,一家人团圆。

  拐子这个人物的出场,并不只是把英莲送到薛家,是写实的一个人物,作者应该是听过此类或者见过此类故事,也有单拐了孩子卖给大户人家做奴仆的,只是那样的身价低些。

 

 

  封肃---小人嘴脸

 

  封肃是士隐的岳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的人,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女儿女婿落了难,家中失了火,丢了女儿,不见他安慰,后来过不下去了,前来投靠。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应是家境不错,过去结亲都是门户相当,那士隐原是当地望族,有田有地,他家自然家境过得去)。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势利小人)当年结亲,原看人家家境强于他家,以士隐的风格,连陌生人贾雨村都要照看,对岳父家自然也有看顾。

  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这时可知此人可恶,那是女儿女婿,遇了烦忧,他不肯相助,原也罢了,托他买房地,他原该实心相办,也就罢了,居然是半哄半赚,真真恶人)。可怜士隐,落难之际,至亲都是如此相坑。而他不事生产,一直洒脱惯了,一落到生活实处,就处处被人算计坑害。

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人前人后抱怨,得了人家的好处,还抱怨人家再无好处让他继续沾光了)。

  后来士隐看破红尘出家去了。

  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现在女婿走了,他不得不照看女儿了,当然不会真心愿意照看,人家主仆三人,日夜做针线,一个日夜可知辛劳,也是封肃刻薄了)。

  到了雨村上任,看中娇杏,再看封肃嘴脸,那天约二更时,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原来是有钱可拿,这钱原是给的士隐)"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一宿无话。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能有机会奉承老爷,自然是执行力超强,乘夜只用一乘小轿,就把娇杏打发了,对于娇杏来说,走就走吧,此等境遇,封肃也不会替她找什么好人家)。雨村欢喜,自不必说,乃封百金赠封肃,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以待寻访女儿下落。

  若说起来,士隐落难了,不得丈人接济,反而让封肃从他身上赚了不少银钱,此次送了娇杏,得了贾雨村百金。可都是借了士隐的光。一直在想,贾雨村后来和士隐家联络,是为了报恩,还是为了娇杏呢。

  里外里,只封肃一直在捞银子。

 

 

冷子兴----仆人的女婿

  冷子兴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一个做古董生意的商人。

  周瑞本是贾家的仆人,他的女儿本该配小厮的,自然是求了王夫人,得了体面,让其自家安排。而周瑞自是管着府上的租子,在外面相交极广,所以才把女儿嫁给了冷子兴。

  这冷子兴也是人物,不是一般商人,能与贾雨村相交,可知是有些手腕了。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意欲到那村肆中沽饮三杯,以助野趣,于是款步行来。将入肆门,只见座上吃酒之客有一人起身大笑,接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雨村忙看时,此人是都中在古董行中贸易的号冷子兴者,旧日在都相识。雨村最赞这冷子兴是个有作为大本领的人,(二人在都中相识,贾雨村被罢官之前,原是做官的,居然能与商人结交,可知冷子兴不是一般人,雨村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他眼中的冷子兴是有作为大本领。)

这子兴又借雨村斯文之名,故二人说话投机,最相契合(冷子兴结交贾雨村,居然不是因为对方是官,而是借雨村斯文之名,这也奇)。雨村忙笑问道:"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今日偶遇,真奇缘也。"子兴道:"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承他之情,留我多住两日。我也无紧事,且盘桓两日,待月半时也就起身了。今日敝友有事,我因闲步至此,且歇歇脚,不期这样巧遇!"一面说,一面让雨村同席坐了,另整上酒肴来。二人闲谈漫饮,叙些别后之事。

  就是二人闲谈,这才引出贾府之故事,贾雨村也算对贾家情形有些初步了解,冷子兴的岳家是王夫人陪房,他所知自然是听夫人说起来,事实还是准确的。

  后来遇见雨村旧日相交,知道京中有起复之事,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冷子兴头脑灵活,当然他是晓得林家和贾家的关系,忙让雨村求林如海转求贾政,也说的是贾政,不是贾赦)。

  这是冷子兴的正面出场,后面还有一次是暗出。

  刘姥姥一进贾府,走的是周瑞家的门路。 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穿过了穿堂,抬头忽见他女儿打扮着才从他婆家来。周瑞家的忙问:"你这会跑来作什么?"他女儿笑道:"妈一向身上好?我在家里等了这半日,妈竟不出去,什么事情这样忙的不回家?我等烦了,自己先到了老太太跟前请了安了,这会子请太太的安去。妈还有什么不了的差事,手里是什么东西?"周瑞家的笑道:"嗳!今儿偏偏的来了个刘姥姥,我自己多事,为他跑了半日,这会子又被姨太太看见了,送这几枝花儿与姑娘奶奶们。这会子还没送清楚呢。你这会子跑了来,一定有什么事。"他女儿笑道:"你老人家倒会猜。实对你老人家说,你女婿前儿因多吃了两杯酒,和人分争,不知怎的被人放了一把邪火,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所以我来和你老人家商议商议,这个情分,求那一个可了事呢?"周瑞家的听了道:"我就知道呢。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且家去等我,我给林姑娘送了花儿去就回家去。此时太太二奶奶都不得闲儿,你回去等我。这有什么,忙的如此。"女儿听说,便回去了,又说:"妈,好歹快来。"周瑞家的道:"是了。小人儿家没经过什么事,就急得你这样了。"(经商之人,难免遇见同道互相排挤,这也就是冷家因何会娶仆人之女,实在这个仆人太有体面,这在寻常人是大事,周瑞家的却不放心上,不过晚上求求凤姐就罢了,凤姐看看太太的面子,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所以周瑞家的女儿,在冷家日子还是好过的)。

  这次是冷子兴暗出,因生意纠纷被人告了。还要通过夫人找门路,才能免了灾。

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看来这冷子兴原不是京中人士了。为了求个靠山,才娶了仆人之女,还真是靠了人家立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