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红楼---贾母过寿
写到哀绝处,先写热闹与繁华,贾母过寿,是重笔所写,然寿辰之时,发生的诸多不和谐的声音,又讽刺了贾府的虚礼虚情。
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他回来了,大观园的桃花源时光要结束了)。因年景渐老,事重身衰,又近因在外几年,骨肉离异,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室,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概益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或日间在里面母子夫妻共叙天伦庭闱之乐(说来说去,就是这位只图享乐,做所谓的清雅这事,府中事务一律不管不问)。因今岁八月初三日乃贾母八旬之庆(贾母算是有福气的人了),又因亲友全来,恐筵宴排设不开,便早同贾赦及贾珍贾琏等商议,议定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日止荣宁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大观园中收拾出缀锦阁并嘉荫堂等几处大地方来作退居。二十八日请皇亲附马王公诸公主郡主王妃国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便是阁下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三十日便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初一日是贾赦的家宴,初二日是贾政,初三日是贾珍贾琏,初四日是贾府中合族长幼大小共凑的家宴。初五日是赖大林之孝等家下管事人等共凑一日。(这种寿辰之日,正是花钱收礼的时机,凤姐自然忙碌,幸而她现在身体好了,能出来主事)。
贾母先一二日还高兴过来瞧瞧,后来烦了,也不过目,只说:"叫凤丫头收了,改日闷了再瞧。"至二十八日,两府中俱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宁府中本日只有北静王,南安郡王,永昌驸马,乐善郡王并几个世交公侯应袭(亲王中只有北静王),荣府中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贾母等皆是按品大妆迎接。大家厮见,先请入大观园内嘉荫堂,茶毕更衣,方出至荣庆堂上拜寿入席。大家谦逊半日,方才入席。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叙,便是众公侯诰命。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这些人连个坐位也没有呀,这哪里是吃宴席,明明是陪客)。林之孝赖大家的带领众媳妇都在竹帘外面侍候上菜上酒,周瑞家的带领几个丫鬟在围屏后侍候呼唤。凡跟来的人,早又有人别处管待去了。一时台上参了场,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厮侍候。须臾,一小厮捧了戏单至阶下,先递与回事的媳妇。这媳妇接了,才递与林之孝家的,用一小茶盘托上,挨身入帘来递与尤氏的侍妾佩凤。佩凤接了才奉与尤氏。尤氏托着走至上席,南安太妃谦让了一回,点了一出吉庆戏文,然后又谦让了一回,北静王妃也点了一出。众人又让了一回,命随便拣好的唱罢了。少时,菜已四献,汤始一道,跟来各家的放了赏大家便更衣复入园来,另献好茶。(此段皆是礼仪排场,这种寿辰更多的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热闹都是给人看的,人在其中未必舒服)。
南安太妃因问宝玉(只问宝玉,宝玉是元春亲弟,又是嫡子,身份不同),贾母笑道:"今日几处庙里念`保安延寿经',他跪经去了。"又问众小姐们,贾母笑道:"他们姊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他们给我看屋子去了。有的是小戏子,传了一班在那边厅上陪着他姨娘家姊妹们也看戏呢(姑娘们果然是娇客,王夫人还站着,她们却能自在看戏)。"南安太妃笑道:"既这样,叫人请来(特意要见)。"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让谁出场是贾母安排的,贾府三春,贾母只安排了探春,惜春年纪小,也算了,迎春是姐姐,却没资格,难怪邢夫人不高兴,这种机会不多。荣府的职是贾赦所袭,若说起来,迎春的身份也不低了。纵然二小姐无探春风华嫣然,可是也是大家小姐,礼仪不差,温柔沉默,却连个出场的资格都没有,岂不悲哀)。"凤姐答应了,来至贾母这边,只见他姊妹们正吃果子看戏,宝玉也才从庙里跪经回来。凤姐儿说了话。宝钗姊妹与黛玉探春湘云五人来至园中,大家见了,不过请安问好让坐等事。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都齐声夸赞不绝。其中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因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钗,问几岁了,又连声夸赞。因又松了他两个,又拉着黛玉宝琴,也着实细看,极夸一回。又笑道:"都是好的,你不知叫我夸那一个的是。"早有人将备用礼物打点出五分来:金玉戒指各五个,腕香珠五串。南安太妃笑道:"你们姊妹们别笑话,留着赏丫头们罢。"五人忙拜谢过。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余者不必细说。(这出场的五人,自然是好的,才情容貌皆是上乘,只是只有探春才是贾府人,别人都是亲戚了。也只有探春的婚事是贾家作主的)。此段伏探春婚事,探春的婚事中,必然有南安太妃的影子,此时太妃必要见贾府小姐,也是自有相看之意。探春的气质容貌自然是绝好的。三小姐唯一吃亏处,就是庶出,王夫人大面上礼遇三小姐,若真为探春好,是记名在她名下,说亲时对探春有利。当然了若真是和亲什么的,三姑娘必然要记在王夫人名下了。
吃了茶,园中略逛了一逛,贾母等因又让入席。南安太妃便告辞,说身上不快,"今日若不来,实在使不得,因此恕我竟先要告别了。"贾母等听说,也不便强留,大家又让了一回,送至园门,坐轿而去。(南安太妃整个贺寿的举动中,特写见贾家姑娘一节,就是暗示了后文探春的婚事,千里东风一梦遥,必然是远嫁了,而远嫁中必然与南安太妃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