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红楼---红楼二尤

(2017-01-21 09:05:07)

   

  黛玉红楼---红楼二尤

  二尤的悲剧本来是独立开来的,不放在书里,另是一个故事,也是完整的,放在书里,只是为了突出红颜薄命的悲剧性。当然也突出了凤姐的奸诈和狠毒。当然凤姐也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

  东府大老爷没了,二尤过来帮着看家,这一看,就看出了另一个命运。

  尤二姐年轻美貌,贾琏心动,谋之二房。之前写的贾蓉就是一个符号,到了二尤事件,可知此人之恶。

  写二尤之前,先写黛玉题作五美吟。

  宝玉进了潇湘馆院门看时,只见炉袅残烟。紫鹃正看着人往里搬桌子,收陈设呢。宝玉便知已经祭完了,走入屋内,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病体恹恹,大有不胜之态(黛玉的病愈发重了,此时双玉心意既明,难的是长辈们不肯成全,此时黛玉已经放心宝玉,只是不放心命运)。紫鹃连忙说道:"宝二爷来了。"黛玉方慢慢的起来,含笑让坐(极为客气,情至深处,反而成了礼仪)。宝玉道:"妹妹这两天可大好些了?气色倒觉静些,只是为何又伤心了?"黛玉道:"可是你没的说了,好好的我多早晚又伤心了?"宝玉笑道"妹妹脸上现有泪痕,如何还哄我呢。只是我想妹妹素日本来多病,凡事当各自宽解,不可过作无益之悲。若作践坏了身子,使我。。。。。(关心的话,不知如何说)。"说到这里,觉得以下的话有些难说,连忙咽住。只因他虽说和黛玉一处长大,情投意合,又愿同生死,却只是心中领会,从来未曾当面说出。况兼黛玉心多,每每说话造次,得罪了他(不是得罪黛玉,是黛玉不好表态,纵然两情相悦,奈何在行动上他们都不是大观园的反叛)。今日原为的是来劝解,不想把话又说造次了,接不下去,心中一急,又怕黛玉恼他。又想一想自己的心实在的是为好,因而转急为悲,早已滚下泪来(男子中宝玉的眼泪也算是多的了)。黛玉起先原恼宝玉说话不论轻重,如今见此光景,心有所感,本来素昔爱哭,此时亦不免无言对泣(知己到了此步,竟是垂泪无言)

  却说紫鹃端了茶来,打谅二人又为何事角口,因说道:"姑娘才身上好些,宝二爷又来怄气了,到底是怎么样?"宝玉一面拭泪笑道:"谁敢怄妹妹了。"一面搭讪着起来闲步。只见砚台底下微露一纸角,不禁伸手拿起。黛玉忙要起身来夺,已被宝玉揣在怀内,笑央道:"好妹妹,赏我看看罢。"黛玉道:"不管什么,来了就混翻。"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道:"宝兄弟要看什么?"宝玉因未见上面是何言词,又不知黛玉心中如何,未敢造次回答,却望着黛玉笑。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才将做了五首,一时困倦起来,撂在那里,不想二爷来了就瞧见了,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我嫌他是不是的写给人看去(黛玉的笔墨只愿意知己人看)。"宝玉忙道:"我多早晚给人看来呢。昨日那把扇子,原是我爱那几首白海棠的诗,所以我自己用小楷写了,不过为的是拿在手中看着便易。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迹是轻易往外传诵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宝钗道:"林妹妹这虑的也是。你既写在扇子上,偶然忘记了,拿在书房里去被相公们看见了,岂有不问是谁做的呢。倘或传扬开了,反为不美。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宝钗是个矛盾的组合体,她自己博览群书,却天天和人说女子读书无用,那她一会读着一会写着一会评着算什么呢)"因又笑向黛玉道:"拿出来给我看看无妨,只不叫宝兄弟拿出去就是了。"黛玉笑道:"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又指着宝玉笑道:"他早已抢了去了。"宝玉听了,方自怀内取出,凑至宝钗身旁,一同细看。只见写道: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又说道:"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何不就命曰<<五美吟>>。"于是不容分说,便提笔写在后面。宝钗亦说道:"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不与人同。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好厉害的评论,这宝钗才学过人,比宝玉都强,可知功底,这还是又要管家又要做女工又要理事,又是周全人情,还如此才学,可知宝钗之雅致了)。

  钗算是林的知己了,评的通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