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 红楼---金钏之死

(2016-12-12 08:48:29)

 

 

 

 

 

 

  黛玉 红楼---金钏之死

  金钏的死借老婆子的口说出来,让袭人和宝钗听闻。

  宝钗因而问道:"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和黛玉一样的心思,都是爱情中的女子,时时关注其他异性和爱人的接触,黛玉跑至怡红院,宝钗和袭人探听,湘云因宝玉成了焦点人物。)?"袭人笑道:'才说了一会子闲话。你瞧,我前儿粘的那双鞋,明儿叫他做去(闲话家常,袭人对宝钗并不多心,有什么说什么,二人算是关系和睦)。"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行事稳妥处)便笑道:"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一时半刻的就不会体谅人情。我近来看着云丫头神情,再风里言风里语的听起来,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史府比贾府经济压力还大呀,不过人家知道节省了,贾府还在摆场面)。为什么这几次他来了,他和我说话儿,见没人在跟前,他就说家里累的很。我再问他两句家常过日子的话,他就连眼圈儿都红了,口里含含糊糊待说不说的。想其形景来,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的伤起心来(没父母总是可怜的,凡事自己扛着,宝钗也算体贴了)。"袭人见说这话,将手一拍,说:"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烦他打十根蝴蝶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打的粗,且在别处能着使罢,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如今听宝姑娘这话,想来我们烦他他不好推辞,不知他在家里怎么三更半夜的做呢。可是我也糊涂了,早知是这样,我也不烦他了。"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真是厉害,三更天,那一天的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了,史家对湘云还真是不宽容呀。不过如此女工,将来到是有一技之长了),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刻薄处。替别人做,原是人情往来的一种,对湘云本是有好处的,那些不受用的人,分明是没替小姑娘打算)。"袭人道:"偏生我们那个牛心左性的小爷,凭着小的大的活计,一概不要家里这些活计上的人作。我又弄不开这些(袭人也是有心,她弄不开,也不让怡红院的小丫环们弄,不给她们亲近宝玉的机会,宁可让姑娘们做,反正她和姑娘们不是一个层级,没什么可竞争性)。"宝钗笑道:"你理他呢!只管叫人做去,只说是你做的就是了。"袭人笑道:"那里哄的信他,他才是认得出来呢。说不得我只好慢慢的累去罢了。"宝钗笑道:'你不必忙,我替你作些如何?"袭人笑道:"当真的这样,就是我的福了。晚上我亲自送过来。"(宝钗这个人细心体贴,肯出钱肯出力肯安慰人,自然人缘是好的。也算是一种善意吧,帮助袭人做活,宝姑娘是乐意的,那也是接触宝玉的一个机会吧。宝钗可得一个时字,就是审时之意,能敏锐的观察周边的人和事。而黛玉其实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她的专注点都在自己和宝玉身上,至情不过如此。)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点出金钏被王夫人撵走后的结局)!"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可知委屈),也都不理会他(家人态度,并没有安抚于她,也许还怪她丢了饭碗带累家里),谁知找他不见了。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到底至亲,怎不伤情)!"宝钗道:"这也奇了(奇字用得妙)。"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也是有情之人)。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此时王夫人有些后悔,金钏之死不是王夫人本心,她只是恼金钏和宝玉的戏言,有教唆之嫌,故而撵之,本是为了宝玉,不是逼死金钏,终是不安。这比凤姐强,凤姐手中人命不少,从无不安之处)。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见客之服饰),不知那里去。"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二人皆用一个奇字)?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还承认是自己的罪过,可知王夫人心绪不安)。"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定调子,王夫人慈善,宝钗很会安慰人)。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说出别种可能)!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寻死是糊涂人,这是宝钗的人生观。其实宝钗也知道金钏的死因不是王夫人所说,不过金钏被撵必然是犯了王夫人的忌,但宝钗的认知是,不管什么原因寻死就是糊涂人)。"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承认罪过承认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此时端午节后,如何扯上了黛玉的生日呢)。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二人的身材也不一样呀,宝钗的身材和金钏相仿,这扯出黛玉来很有些勉强)。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口里说着,不觉泪下。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这才是重点,金钏的身量若与宝钗相仿,断然不会与黛玉相同了)。"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宝钗这个人还真是与众不同,年纪不大,却不忌讳这些,而且不爱花粉的装饰。)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宝玉呀宝玉,多少丫环一近宝玉误终身)。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宝钗机敏人,看一知二,听一想三。见宝玉落泪,王夫人数落宝玉,必然是此事与宝玉相关,大约真相已知。若是搁到如今哪个女子因了男子而寻死,必然会议论此男子薄情,可是那个时代,金钏身份是丫环,无人说什么了。金钏死的冤枉,她是白担了个虚名,一句玩笑话,断送了职业前程,而后受了些委屈,流言纷纷,才跳井寻死。而宝钗说她是糊涂人,好多人因此说宝钗心冷,宝钗的人生观是,不管什么委屈寻死就是糊涂人。她到不是心狠,她肯拿自己的衣服给金钏,也算看王夫人面子了,但是终还是给的金钏。素日曾送金钏衣服,可知当时是为了王夫人面子。宝钗做人很是通达,比如 给袭人戒指,给金钏衣服。王夫人母子身边的人,宝钗极是打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