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 红楼---金钏之死
(2016-12-12 08:48:29)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点出金钏被王夫人撵走后的结局)!"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可知委屈),也都不理会他(家人态度,并没有安抚于她,也许还怪她丢了饭碗带累家里),谁知找他不见了。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到底至亲,怎不伤情)!"宝钗道:"这也奇了(奇字用得妙)。"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也是有情之人)。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此时王夫人有些后悔,金钏之死不是王夫人本心,她只是恼金钏和宝玉的戏言,有教唆之嫌,故而撵之,本是为了宝玉,不是逼死金钏,终是不安。这比凤姐强,凤姐手中人命不少,从无不安之处)。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见客之服饰),不知那里去。"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二人皆用一个奇字)?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还承认是自己的罪过,可知王夫人心绪不安)。"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定调子,王夫人慈善,宝钗很会安慰人)。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说出别种可能)!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寻死是糊涂人,这是宝钗的人生观。其实宝钗也知道金钏的死因不是王夫人所说,不过金钏被撵必然是犯了王夫人的忌,但宝钗的认知是,不管什么原因寻死就是糊涂人)。"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承认罪过承认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原要还把你妹妹们的新衣服拿两套给他妆裹。谁知凤丫头说可巧都没什么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作生日的两套(此时端午节后,如何扯上了黛玉的生日呢)。我想你林妹妹那个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过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妆裹去,岂不忌讳(二人的身材也不一样呀,宝钗的身材和金钏相仿,这扯出黛玉来很有些勉强)。因为这么样,我现叫裁缝赶两套给他。要是别的丫头,赏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个丫头,素日在我跟前比我的女儿也差不多。"口里说着,不觉泪下。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这才是重点,金钏的身量若与宝钗相仿,断然不会与黛玉相同了)。"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一面说,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忙叫了两个人来跟宝姑娘去。(宝钗这个人还真是与众不同,年纪不大,却不忌讳这些,而且不爱花粉的装饰。)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宝玉呀宝玉,多少丫环一近宝玉误终身)。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宝钗机敏人,看一知二,听一想三。见宝玉落泪,王夫人数落宝玉,必然是此事与宝玉相关,大约真相已知。若是搁到如今哪个女子因了男子而寻死,必然会议论此男子薄情,可是那个时代,金钏身份是丫环,无人说什么了。金钏死的冤枉,她是白担了个虚名,一句玩笑话,断送了职业前程,而后受了些委屈,流言纷纷,才跳井寻死。而宝钗说她是糊涂人,好多人因此说宝钗心冷,宝钗的人生观是,不管什么委屈寻死就是糊涂人。她到不是心狠,她肯拿自己的衣服给金钏,也算看王夫人面子了,但是终还是给的金钏。素日曾送金钏衣服,可知当时是为了王夫人面子。宝钗做人很是通达,比如 给袭人戒指,给金钏衣服。王夫人母子身边的人,宝钗极是打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