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红楼---黛玉入贾府

(2016-10-29 09:20:15)

 

 

  黛玉红楼---黛玉入贾府

  黛玉失了母亲,她的人生际遇有了大的改变。命运不是她能决定的。她本是父母的明珠,书香门第的大家小姐,一直的人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贾敏离世那一刻,她的命运出现了转向。

  贾母命人来接,不是简单的邀请,而是派了人来接。两地相隔极远,若非百分百的诚意,不会派人前来。而父亲居然也同意了。

  黛玉自然不愿意前往,在自家是大小姐是主人,去了别家,那是客人了,而且是她之前没去过的地方。孩子们通常决定不了自己的去留,父母的打算皆是为了子女。

  黛玉原不忍离亲而去,无奈他外祖母必欲其往(一个必字,可知贾母态度坚决),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减我内顾之忧,如何不去?(这个理由听起来是为黛玉好,可是林家是官家,必有仆人照看,父女相依也是常情,何必千里迢迢送女远去,必竟是客家呀。如海坚持自然是爱女之心。父女分别,相隔遥远,如海舍得,原是必有原因。)”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登舟而去。雨村另有船只,带了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小姑娘不愿意去,本是常情,谁愿意不在自己家,去别人家呀。而且黛玉是个敏感的孩子。只是父亲坚持,她遵命而行,说起来小姑娘娇惯是娇惯,却是极听话的。

  从字面理解,是外祖母怜惜外孙女,父亲为女儿打算。可是什么打算,能让女儿离开自己身边。也许是为了黛玉的幸福吧。

  还是倾向于林家和贾家之间有过商谈,就是双玉的婚事。只有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才好让孩子离开。

  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海也是为黛玉筹谋过的。比如相助黛玉的老师贾雨村入京。

  雨村领其意而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他是开得了口的,对于雨村来说,求人是他的强项)。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尚未行,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弟已预筹之,修下荐书一封,托内兄务为周全,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弟于内家信中写明,不劳吾兄多虑。”

  也就是在贾雨村开口之前,林如海已经替其安排了,如海的安排自然深合贾雨村之心。也就是雨村的志向和所图,林如海是心知肚明的。修书于贾政,是因为贾政是读书人,对读书人很是看重,当然也是一种官场投资。所需要费用都替贾雨村想到了,可谓之诚心相助。

  有人就是命好,比如贾雨村当年落魄书生一枚,连上京赶考的费用都无,就遇了热心的甄士隐赠银,而今起复,又遇林如海主动谋划,连花费都替雨村出了。人家林如海厚待雨村,那是因为雨村名义上是黛玉的老师。过去师生如父子,很讲究这层交情。若雨村是有心,就该关照黛玉。

 

  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进谒。(这是个精明人,要打听一下贾政的底了)”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一家,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之职,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贾政的口碑不错,形象工程做的好)。故弟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又说:“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吾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至此黛玉进贾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