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谁是谁的劫
(2016-05-09 10:20:53)欢乐颂----谁是谁的劫
魏兄干了一件后悔莫及的事,他把魏国强带到了安迪面前,也把他和安的感情带入了绝境。
他怎么能想到安的背后有那样的往事,家族遗传史带来的心理压力残酷的成了定时炸弹。于是他挨了谭宗明的拳头,相比于带给安迪的伤害,也算是轻的。谭说的对,魏兄这一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是一片好心,却成了搬石头砸了自己和安迪的脚。
安迪陷入了恐慌之中,有时候,不是真相可怕,是对真相知道后的心理压力可怕,人生最怕是恐惧,和对恐惧的假想。
令人感动的是魏兄放下工作,跑去黛山和小明相处,他是真的希望和安迪共同面对一切,这已经不符合他一惯的精明打算,他是敏感细致的人,这一分勇气为爱而生。从和安迪一年的网上相知,第一次见面时小心谨慎的装穷试探,一步步接受他心中的女神,一次次的心理安抚,好容易走到了安迪肯嫁他。他自己找出了魏国强,打碎了一切。看他把他的资产放在安迪面前,表明态度,如谭宗明所言,魏兄做了他能做到的一切。他是告诉安迪,他有能力保障他们之后的生活,他愿意接纳安迪的一切。他有这个经济能力和心理准备。他想给安迪信心。
然后魏国强的再次来访,坦陈他当年的恐惧,并表明如果他当年找到了安迪会掐死她,这大大的震惊了安迪,原来当年他母亲给魏国强带来的是疯狂的压力。这又坚定了安的决心,和魏兄分手,不把这个压力留给魏兄。很奇怪魏国强的思路,他一次次见安迪,是想补偿是想挽回,那又为什么说出那么冷血凉薄的话。他照看他的岳父,是因为同病相怜吗。而且当年他们没找到安迪,可是小明也是何云礼的外孙子呀,他一样弃之不顾,难道今天对安迪的情份,只是因为安迪是一个正常人吗!这一段真的残酷,本来安迪的世界相对已经温暖,她也接受了烟火红尘,可是魏国强的出现,再一次把安迪推进了冰室。
勇气这种事情,是需要力量的。安迪那一句一路失去,真令人心酸,一个孤儿好不容易想进入正常的生活,恋爱结婚,却又被生父的出现,给破灭了。真不知道魏国强出现在安迪的生活面前,是为了什么,为了赎罪,为了忏悔,可是他好像没一点懊悔的诚意。他一直忙着诉说前情,他是如何的不得已,如何的为难,他难道是为了洗白自己的良心吗!
魏国强横空出现,就是为了打乱安迪的生活吗,把魏兄的恋情拆散吗。他真像是魏兄的劫。
不管是倒追还是挽回小曲都是自信满满,赵医生的冷落,并不干扰小曲的快意人生。她以出卖安迪的行程换取小包的支持,为了业务小曲什么招都有。她一眼就看透了小包对安迪的兴趣。最后让小包假扮男友刺激赵医生。赵医生果然跑到小曲家门口久等,正如他在电梯中对关关说的他就是犯贱,真如安迪所说这是个男版的小曲,是一个更加精致更加完美的小曲。赵医生的真面目,让关关如何是好呢,她真的懂了吗,她和赵医生是不可能的。赵医生的外表和内心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而小曲其实才是和赵医生相配的。
琅琊榜---你不告诉我我就不问
其实梅长苏就是一个迷,为什么出现在京城,为什么扶持靖王,偶而表现出的与林殊相似的小动作,这些让靖王怀疑过,但人家不告诉他,他也就不问了。
麒麟才子进京,名满天下,让太子和誉王争相抢夺,风头无二。苏先生却主动示好靖王,营救了庭生,并且说他选靖王殿下。靖王当然怀疑,他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具备夺嫡的资本,面前的陌生人,却舍近路不走,选了他这个远道。对方的回答是,扶持一个最弱势的皇子,更显得他有手段。这样的答复明明是敷衍,可是靖王却不再沉思。
如果靖王肯去调查一下江左盟十几年的行事风格,和宗主的习惯爱好,也许他会得出结论。容貌会变,一个人的喜好不会改变,行事本宗不会改变。
谢玉入牢,长苏亲自前去,一定要谢玉说同当年赤焰案的始末,本来他一个江湖帮主,与十几前的旧案并无关联,苏先生却左兜右转的绕来绕去,宁可担保谢玉的生命安全,也要套出当年构陷的实情。
靖王当时也曾怀疑,苏先生对此事的关注,以为他是祈王府的旧人,他问的好奇怪,他长于祈王府,是祈王教导的。祈王府那些旧人,他不清楚吗。当年祈王府血边成河,若是有头有脸的旧人,岂能逃脱。长苏说是仰慕祈王,一个仰慕就能让人十几年之后,冒险追问旧案吗。
苏先生这样回答,靖王就这样听了,依然是一个半真半假的答复。
卫峥案时,苏先生忙着布置,靖王揽了说服夏冬的差事,幸而还有这个差事,要不然,就成了江左盟独立完成工作了。靖王喊了半天的营救就成了一纸空谈。苏先生马上道谢,靖王奇怪,明明是帮他的忙,为什么苏先生道谢。苏先生无语,蒙统领马上问飞流去哪了。这明显的打岔,却让靖王终止了盘问和思索。
其实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苏先生其实比靖王还想营救卫峥,能把自己送进悬镜司的营救方案,其诚心已经不输靖王的情义了。而且那个道谢,明明就是脱口而出,苏先生是把营救事件当成了自己的事,不是替靖王谋划。而蒙统领的打岔,明明就是转移话题,给苏先生解围。如此的及时,只能说明,蒙统领知道靖王不知道的原因。
那本《翔地记》之后,母亲的态度,最是奇怪,一次次叮咛他要善待苏先生,一本游记如何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此后送来的点心都是双份的,而且没了他爱吃的棒子酥。
九安山,母亲与苏先生的相见,静妃的失态,已经令靖王怀疑。静妃入宫三十多年,不与外人联络,如何会对和自己同样年纪的人,失态至此,而且要撵走他。只有一种可能,苏先生不是故人之子,而是故人。
静妃和长苏用故人之子这个主题偷换了故人这个结论。
而靖王还是一贯的行事,问了对方不说,就不再研读。还是夏江在金殿上指了苏先生说是林殊,这才当头棒喝,让靖王醒悟。那一刻,靖王在夏江一幕幕的言说中,好像才看清了苏先生为他一步一步的筹划与付出,才看清了眼前人是谁。那些的付出不是一个谋士的付出,那些心血是故人的情义。
最后靖王在母亲那里的结论是,原来谁都知道,就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