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台会的共识
(2016-04-06 14:21:29)楼台会的共识
情丝绕事件,景琰和太子算是翻脸了,越妃要侍卫射杀靖王,靖王把刀架在太子脖子上。皇家相争,自来都是刀光剑影,当然靖王是背动的,虽然他属于正义,但他只是一个不得宠的皇子,是郡王,而对方是皇太子,是下任天子,如果太子将来顺序继位,靖王也无明天呀。
那一刻的靖王令人赞叹,什么是情义千秋,什么是赤子之心,什么是王权富贵,这个人身上保留了赫赫风骨。
但转过身来,他去指责苏先生,他认为这是苏先生为他在穆王府铺路,是为了夺嫡,他完全以谋略的心智来分析苏先生的担惊受怕,我们都知道苏先生委屈,可是景琰不知道。他眼中的苏先生,就是一个挂了麒麟才子之名贪图从龙之苏的谋士。
这个印象是苏先生自已造成的,他要扶持一个弱势的皇子,更显得他有手段,这个理由有些莫名其妙,但对于靖王来说,他想不到别的理由。他的信息源,得不出别的结论。
之前与苏先生素未谋面,现在对方占在一个谋士的立场,谋划营救霓凰,当然是为了靖王铺路。其实这个结论,靖王下的也有道理。
对于靖王来说,苏先生初入京城,和他和霓凰都没有交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插入此事得罪东宫,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拉拢云南穆府。
然后景琰来指责苏先生,不要利用那些浴血杀场的将士,不要寒了他们的心。站在一个领兵打仗的王爷角度来说,这完全是符合身份的看法。
接着就是楼台会,靖王订规矩,他愿意夺嫡,因为内心深处,不参与夺嫡,他永远无法替祈王和林家讨回公道,而且太子和誉王的为人,谁上位,都是大梁的灾难。
参与夺嫡,目标是定了,但他挑剔手段,不能碰触他的底线,有些人不能伤害,有些事不能做。也就是说靖王的立场是,哪怕对手再狡猾,宁可失败,也要顾忌手段。
长苏自然明白靖王的心事,他同意不碰靖王的底线,只是有些人要利用,他保证尽量不伤害那些忠耿之士,那些人都是靖王日后的班底,大梁日后的栋梁,不伤害他们,也是长苏的心愿。
楼台会的气氛不是太和谐,不管总算达成了目标,对于底线有了基本的共识,也算卓有成效。然后因了情丝绕事件,还是有了副作用,靖王心上的谋士,还是不择手段的。而长苏无法解释他对霓凰的珍惜之情,只好认了靖王的指认。却让靖王心中有了嫌隙,为日后夏江的离间计打了基础。
如果之前靖王与长苏之间没有猜疑,离间计不会那么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