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人的风险
(2016-01-30 10:44:22)项目经理人的风险
之所以项目经理人要通过投资人实现抱负,那是因为他的资源或者身份受了限制,不得不借助投资人的某些资源或者身份。
比如夺嫡项目,投资人一定要是皇子,这才是名正严顺,否则性质就不同了。
如果长苏抛开景琰去立项是不现实的。他必须在皇子中选择一个。这个选择是要对项目负责的。所谓德才,梁帝最好的儿子是祈王,可惜被处理了。
余下的皇子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是太子(已经是东宫了,当然上位的风险还是存在),另一位是誉王(七珠亲王,公开与太子争权争宠争资源),可是这两位人品太差,不会实现长苏的理想。属于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合作的基础。
而唯一有合作基础的是靖王。
只是表面上看靖王的资源太少,没有皇上的宠爱,没有后宫的支持,没有朝堂的人脉。而且重要的是没有夺嫡的手段和经验。
选择靖王,其实风险是极大的。
那是同时要得罪太子和誉王的。
幸而那两位的目光没有注意到处于弱势的靖王,也就没有把靖王和长苏联系起来。
太子被废之后,誉王已经分析出来长苏的真正意图。此时长苏就成了誉王的敌人。
所以先被夏江离间与靖王的关系(卫峥事件),受靖王的猜疑,密道断铃。逼得他靖门立雪,身体和心灵受了严重的考验。
后来又被抓进悬镜司承受了几天几夜的拷问,最后被逼服下乌金丸,危在旦夕。
而此事件中的靖王,因为职业经理人的严密保护,毫发无损,安全脱身。
所有的风险都落在了他身上,如此的胸怀与大义,是非常称职的专业经理人。
对于长苏来说,他的安然不重要,投资人的安全才是项目运营的关键所在,所以保全投资人才是第一位的。
应该说危机发生的时候,经理人一心保护投资人的安全,项目运营的成功。自己承担了所有的风险。
心态在项目管理中的影响
如果可能
一生的光明正大如林殊,成为一朵永远灿烂的向阳花,是林殊们的幸福,是靖王们的快乐。而在地狱中的梅长苏,一直在奢望那样的时代,为了他背负的责任与理想,为了他的初心,不得不用了些手段,如果能选择,他一定不选,即使在执行的时候,也是想着尽量减轻伤害。比如在谢府时准备了护心丹,比如安排人照看去南楚的景睿,比如最后在天牢中营救了誉王妃。保全了誉王妻子和孩子,做了誉王想做的事。
我敬重长苏的是他愿意把所有的不名誉的纠结的事都自己做了,成全了景琰的价值观良心观。我不入地狱,谁入的情怀与勇气。
投资人的心态积极阳光,理直气壮,一直是站在了道德和正义的至高点。就是因为这种阳光的姿态,让他聚集了沈追蔡荃这样一批正义清白的人士,能为日后的气象一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前提是这样的组合有机会上位。比如靖王不当太子,那么东宫就是景宣和誉王的,而户部的楼之敬兰园案不事发,沈追就没有机会。同理也是如此。就是长苏的谋划,才让恶人伏法,忠直之士才有机会上位,才有发言权,才有机会一展之长。才让六部有可能办实事做实事,不是之先的党争。
而长苏的手段不是靖王赞誉的光明正大,处处要谋划,事事有推进,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人,少一步都是攻败垂成。可只有长苏这些的行动,才给了靖王们机会。
表面上看庆国公和楼之敬是长苏巧妙的借助了太子和誉王相争,才有靖王得利的机会。可是那一步步的安排,都是呕心沥血的计划与运营 。
最先得罪了太子,才有了雪庐的刺杀,若无飞流相护,长苏如何安全。如谢玉这样杀人如蝼蚁的姿态,如何能让他站在高堂上,不除之如何会有清明天下。
而动谢玉,就要牵连景睿,这是没办法的事,所有能做的只是让景睿的伤害降至最低。事先的护心丹,事后派人去南楚的相护。他要的是景睿历此之后,能成长能成熟,有些风雨躲不过,就站起来,走出去。此后的景睿才更是令人敬重的君子。连景睿都说真相本就是真相,你不过是揭开真相的手。是呀,长苏从没有构陷过什么,一切都是揭开原以存在的真相罢了。
可就是如此,长苏自己对自己所行之事,都是不喜的。他和景琰的价值观一样,从前在光明中生在光明中长,实在不喜黑暗。可是跌入黑暗的人,想走出来,只有先适应了黑暗,才能冲出来。
面对景琰对道义的维护,对手段的不齿,他内心认同,也为自己悲哀 。他没的选,他能做的是,让景琰可以从容的幸福的在阳光下生长。
我不能成全自己,愿意成全你。让阳光照在你身上,我被黑暗包围。我是暗生的莲,我是雨中的燕,我是梦中的星,我是风中的沙。所有的低头,所有的忍耐,所有的痛苦,都是为了云开,为了月明。为了有一天,能在阳光下和你并肩。看梅花开,看飞雪落,看朝阳升,看云霞红。只愿那时,你还愿意,懂我知我,与我同行。我们都是爱了光明的人,都有一颗不变的初心。不管我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我的心不变,我的血是热的。
长苏的心态影响了他与景琰的相处,没有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的泰然与底气。都是扶持弱的主君,都是走一条艰难的路。长苏要承受投资人恶意的推断,一次次误会,只是因为他谋士的身份。可是十二年的江左盟并无恶行,他的宗主,自然不是品质有问题的人呀。
权谋和品质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
查出太子私炮坊的问题,故意透露给沈追,来攻击太子是权谋,而秦般弱为了强化太子的恶行替誉王争利,炸了私炮坊那就是恶。权谋是长苏的强项,可恶长苏从来不做。这是谋士的层次问题。所以长苏根本不正眼看般弱。
心态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影响很大,一个气盛一个气弱,有时候会让影响气场。而靖王继续不屑谋士,谋士自己也感觉卑微。本来必须走的路,就走吧,何苦纠结。人生有时扛了责任,就没了选择。
只有靖门立雪,长苏在靖王的一意孤行,形势危急的时刻,终于喊出了 你有情有义,为什么没有恼子。这一句话,其实好多人想问靖王。你的不计后果不考虑全局,是情深义重了,可是有没有想过你失败了,祈王府就是靖王府的例子。你死了,靖王府所有的人和兵马也难善终。所有的诛连,从来都是残酷。形势太残酷,敌人太狠毒,你何处存身。
那一刻长苏的心态才算恢复了气势,才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伤痛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