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誉王为啥非炸了私炮坊

(2016-01-19 10:25:31)

 

表面上的原因是为了扳倒太子,可是总感觉有些牵强。

从箫选的行事风格看,他最忌讳的是党争,而不是老百姓的死活。

当年夏江谢玉构陷赤焰案,他真正恨的是林帅,并不是那七万大军,可是大手一挥,不招降不审问全军诛杀。以大梁来说七万精兵并不好培养,如果招降自然有人会降,可是他根本不想,他的眼中那七万子民的生死不重要,不给林家留一点余地才是重要的。对他来说,斩草除根不只是林殊,还包括一切和林帅说有关的人和事,哪怕是他的旧部都不成。在他眼中,那不是他的子民,是林帅的子民。

后来猎宫之战,他明知那些所谓的叛军是受誉王蒙蔽,还要诛杀,幸而靖王以皇室颜面为由,才算保留了下来,否则又五万人没了。我一直不知道大梁有多少精兵,左一个七万要杀,又一个五万要杀,箫选确定和大梁没仇吗,四边强敌,费多少力气办不到的事情,他一句话就解决了。

所以从这些事件看,这位皇上并不爱民,那些民,只要和所谓的谋反扯上了关联,不论真假,一律杀之。也难怪,人说爱民如子,他不爱子,如何有民。

他最大的心结是党争。所以可以想见,他没当过太子,他上位应该是某个机缘,大乱中被他的青梅竹马的那两哥们给扶了上去。当然那两位一个被他干掉了,另一个想干掉他(被梅长苏阻止了)。一段友情灰飞烟灭。

长苏进京时,在谢府门前,景睿为谢玉骄傲,说父亲不涉党争。后来谢弼知道了父亲的真实面目很是伤心。也就是说,谢玉十几年来,一直和夏江一样打着只忠心皇上,不涉党争的旗号,才得箫选的重用和信任。

谢玉后来形势所逼,公开站在了太子那一面,当然也不是完全的公开,但誉王是知晓了。誉王的懊恼是失去了庆国公,而太子却有谢玉的支持,感觉自己实力倍弱了。这个时候,他为何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破坏太子的形象呢。一个东宫太子与谢玉这样的握了巡防营的柱国候暗中勾连,这可是犯忌的。而且一直还是暗中相来往。

当然谢玉的兵权比不得当年的赤焰军,太子也无祈王的贤名,可是太子是正统的东宫,而谢玉的巡防营是京中守卫之一,若要联合起来做点什么,也是有机会的。

誉王是知道当年祈王案的内幕的,即使不全知,以他的智商,也能推测出他的长兄是如何失了父心。而他的父亲最大的擅长是诛心,只要有一点蛛丝就能猜测无穷,这样的机会,因何不把握,而长苏也没有提醒他借此针对一下谢玉,即使打击不了太子,也能断太子的臂膀。如此一来,皇上只要对谢玉和太子的勾连有了疑心,那就是一个大大的炸弹。

皇上这个人办事不讲证据,只讲猜疑,只要对方的行为有一点影响他的皇权稳固,他就会大大的不安。

而誉王大费周折的炸了私炮坊,是为了扩大太子的罪行,引发民恨,实际上皇上因了形势,是给了太子冷遇,可是并没有因此就轻易的废了太子。能动摇太子的地位不是他有无民愤,有无能力,而是有没有不臣之心。

所以埋一个私炮坊还不如埋一个太子与谢玉勾结更有效用。而且谢玉一直忠君的脸谱被摘了下来,才是让箫选恼火的原因。后来扳倒夏江,就是因为皇上一直认为只忠心于他的夏江和誉王勾结,才会让箫选痛恨,马上下旨封了悬镜司,当年祈王做不到的事,长苏做到了。

最后那个私炮坊反而成了压倒誉王自己的稻草。皇上正为誉王与夏江合谋构陷景琰恼怒,此时沈追和蔡荃跑来揭开了私炮坊被炸的真相,才让箫选火上加火,本来皇上不介意他儿子炸什么,他介意的是誉王以私炮坊构陷太子,以卫峥中伤景琰,兄弟他是一个不放过,如此狠毒奸诈的誉王,令皇上刮目相看。

皇上自己杀儿子不手软,不等于他会喜欢一个手足相残的儿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太美的开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