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那些事儿
(2015-07-06 08:03:32)
标签:
育儿 |
红楼那些事儿
贾雨村
贾雨村是书中作者完整的交待了来龙去脉的一个人物,他如何进入官场,如何免职,如何起复,如何进入贾家,最后如何被免职。而他与宝玉也有些特殊的缘份。
贾雨村的运气非常好,进京赶考没钱的时候,遇了甄士隐接济,才得以解困。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他有惜才之意,看中了贾雨村的潜力,应该说雨村读书读的不错,是科举入仕,这说明了甄士隐有眼光。当然也说明了贾雨村命好,总有贵人助。甄士隐是他的第一个贵人,直接受益的有了钱。
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本有根基),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可怜),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唯读书一条出路).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没路费了,只有卖字作文为生,境遇艰难).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礼仪周全)"士隐笑道:“非也.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小童献茶.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严老爷来拜。”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严老爷何等人士,能令人慌):“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雨村忙起身亦让道:“老先生请便.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来了贵客,主人离去,自然是来者身份不同。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此时贾雨村的境遇极差,想进身没路费,这时候士隐算是他的贵人了。)
士隐给钱给的痛快,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相信必中,眼光极佳)"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沉住气),仍是吃酒谈笑(有才).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够周全,给了路费,还替筹划).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贾雨村跑的如此之快,拿了人家的钱,总要辞行,方是礼仪。三更人分别,他五更就跑了,给人的感觉是他根本没多喝,士隐一走,他就收拾东西,拿了钱快快的走了。是急于进京,还是怕人家酒醒后反悔。总这感觉此人不周全。)
士隐本有眼光,才有周全之意,先是赠钱,后来本想再替筹划,不想雨村却跑的极快,很怕人家后悔要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