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杂记————————宝玉篇(七十五)

标签:
情感 |
红楼杂记————————宝玉篇(七十五)
薛家是最早中落的,不过经济还好。所以宝姑娘的日子还是悠然的,毕竟是母亲宠着哥哥护着,就算薛大公子有一百个缺点,对母亲妹子还是照看的。第二个中落的应该是史家,史府还是候府,但是经济情形不妙。所以湘云才会做活计到三更半夜,这个大家小姐的日子很是不易。贾府的大丫环们都比这轻松,袭人就说晴雯横针不拿竖线不动的,可知晴雯是很少干女红的。本来就没了父母,史府又为了省钱,让这个大小姐日夜做活,小姑娘自然委屈了,所以宝钗一问,小姑娘就藏不住了,神情表露出来了。知道的是史府没了钱,不知道很有些叔婶苛待侄女的意味。
这就可以理解史大小姐为何愿意来贾府了。史府规矩又重活计又多,又没个亲父母照看,还不如来贾府,吃的好玩的好,也没人束规矩,这对于小姑娘来说,自然是最直白的选择。
这也是湘云为何能接受宝钗的理论,认为宝玉该有个正经事干,不应该天天玩闹了。湘云也明白了经济的立足之味。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消息就是这样传播的)"袭人唬了一跳,忙问"那个金钏儿?"老婆子道:“那里还有两个金钏儿呢?就是太太屋里的.前儿不知为什么撵他出去,在家里哭天哭地的(委屈),也都不理会他(家人没有安慰她),谁知找他不见了.刚才打水的人在那东南角上井里打水,见一个尸首,赶着叫人打捞起来,谁知是他.他们家里还只管乱着要救活,那里中用了(金钏的处境变化太大,宝玉又没有安慰她,承受的压力大了,才有这样的结局)!"宝钗道:“这也奇了。”袭人听说,点头赞叹,想素日同气之情,不觉流下泪来(袭人不是无情之人).宝钗听见这话,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宝钗跑来安慰姨母也是人之常情,金钏本是王夫人的大丫环,金钏被撵,原是王夫人作主,此事自然与太太相干。)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此时如此作态,真真够假).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王夫人也明白金钏没有大错,不过是顺嘴几句胡话,是王夫人听不得那样的话,加之当时心情不好,才算倒霉。)。”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这母子真讨厌,无端逼死了人,掉几滴眼泪就罢了).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给宝玉体面).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宝钗还是很好奇的,此事与她不相干,她却想要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