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杂记————————宝玉篇(七十三)
(2015-05-16 08:14:49)
标签:
育儿 |
红楼杂记————————宝玉篇(七十三)
宝玉虽然号称护花使者,可是心中还有远近的。比如黛玉,是宝玉最重视的人,原是相知。
宝钗本是世故的,可是对了宝玉,也有些自找麻烦的意味。她的价值观和宝玉是不同的,这是二人的差距。薛家中落,给了宝钗极大的刺激,所以宝钗最是务实,她比贾府那些千金多了世俗的经验和理解。所以她规劝宝玉读书,是她太明白宝玉眼前的一切都是贾母给的。贾政这一房本不能袭职,没了贾母,兄弟分家,贾政自然要带了儿女离开,就凭贾政那点收入,根本保持不了目前的生活状况。如果宝玉不走科举的路子,也不可能去经商,余下的作了幕僚算是好了,可是宝玉不知世事的心态,如何奉承东家,也是个问题。最适宜的反而是科举了。宝钗是太清楚宝玉的未来了,可是宝玉反而是梦中人,只管一时的享受,他是从没有长远打算的。眼前的一切享受完全是贾母的照看,当然了贾母也许会给宝玉留点钱,宝玉是她最疼爱的孩子。可是宝玉的一生若只是吃贾母那些私房钱,坐吃山空,也算是纨绔子弟了。
宝钗看见了宝玉的未来,宝玉只想着如今的享受,这是二人最务实的差别。宝玉不愿意见贾雨村,不愿意应酬,只是他从没想过,除了吃贾府的,他要如何立足。如果贾母成全了他和黛玉,他如何养活黛玉。黛玉的身体娇弱,如何能给予黛玉良好的生活,这一切宝玉从没想过。其实他是没有娶黛玉的能力的。不管是在家庭内,他没有影响力,离开了贾府,他也没有谋生的能力。黛玉不放心的不是宝玉对她的心,而是宝玉没有能力实现这份情。
这里宝玉忙忙的穿了衣裳出来,忽见林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有拭泪之状,便忙赶上来,笑道:“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林黛玉回头见是宝玉,便勉强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了。”宝玉笑道:“你瞧瞧,眼睛上的泪珠儿未干,还撒谎呢."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抬起手来替他拭泪.林黛玉忙向后退了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作什么这么动手动脚的(大家小姐的教养)!"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的死活."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了什么金,又是什么麒麟,可怎么样呢?(真是讽刺宝玉成了习惯)"一句话又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还说这话,到底是咒我还是气我呢?"林黛玉见问,方想起前日的事来,遂自悔自己又说造次了,忙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的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此时也不讲规矩).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 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宝玉说了心理话,却是黛玉听不得不能听的话,所以黛玉忙忙的走了。)
宝玉站着,只管发起呆来.原来方才出来慌忙,不曾带得扇子,袭人怕他热,忙拿了扇子赶来送与他(也是体贴),忽抬头见了林黛玉和他站着.一时黛玉走了,他还站着不动,因而赶上来说道:“你也不带了扇子去,亏我看见,赶了送来。”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怞身跑了.(好不容易深情告白一次,却让袭人听了去,宝玉真是个糊涂孩子。落在袭人心上,就多了事非,不是袭人多事,而是袭人的观念与双玉不同。袭人有自身的打算,保全宝玉才是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