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杂记————————宝玉篇(十三)
(2015-03-02 11:30:49)
标签:
情感 |
此时双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宝玉的日子没有遗憾,唯有一个奶母,经常会闹腾一下,让宝玉感受一下红尘俗务。一杯茶,本不是什么大事,宝玉却恼了,又要撵人又要摔茶,幸而袭人拦了下来。
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贾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明白世情的).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如此景致,花费了贾家多少钱财,贾府如此折腾,真真可忧。)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元春是深知宝玉对母亲的重要性的).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寄予厚望).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贾政也是聪明人,如此行为既令贾妃欢喜,又替宝玉扬名了。一举两得的雅事!)
贾政还是有清贵的一面,不管是不是假正经,他是真的希望科举成名,对宝玉却有望子成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