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杂记————————宝玉篇(十三)

(2015-03-02 11:30:49)
标签:

情感

                       红楼杂记————————宝玉篇(十三)

      感觉作者是喜爱黛玉妙玉这一类的女子,她们美丽而清高,不染红尘,只是一心的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她们有她们的资本。受过良好的教育,高贵的出身,辗转的际遇,曾经的万千宠爱,后来的世事无常。都离了家人,背井离乡,寄人篱下,有着忧伤的原由。但还不至于跌入泥境,毕竟身份还在,还能在个大观园,让心灵飞扬。

     黛玉的出场,是宝玉的梦吧。双玉相逢,那一节,一直令人怀想,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不是一切都如春风里的花开花扬,没有秋风起时的悲哀。这样的人生,总是太美。

     妙玉入大观园,有些无奈吧,她不得不离乡,而且不能回乡,自然另有文章,只是作者不提。也唯有大观园配得起黛玉和妙玉吧,且将往事抛开,看水明花美,成全一段年华。妙玉是因了元春省亲而入大观园,所以她的故事应该归于元春故去而离开。

此时双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宝玉的日子没有遗憾,唯有一个奶母,经常会闹腾一下,让宝玉感受一下红尘俗务。一杯茶,本不是什么大事,宝玉却恼了,又要撵人又要摔茶,幸而袭人拦了下来。

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贾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明白世情的).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绸绫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按此四字并"有凤来仪"等处,皆系上回贾政偶然一试宝玉之课艺才情耳,何今日认真用此匾联?况贾政世代诗书,来往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岂无一名手题撰,竟用小儿一戏之辞苟且搪塞?真似暴发新荣之家,滥使银钱,一味抹油涂朱,毕则大书"前门绿柳垂金锁,后户青山列锦屏"之类,则以为大雅可观(如此景致,花费了贾家多少钱财,贾府如此折腾,真真可忧。)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祖母,刻未暂离(元春是深知宝玉对母亲的重要性的).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寄予厚望).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前日贾政闻塾师背后赞宝玉偏才尽有,贾政未信,适巧遇园已落成,令其题撰,聊一试其情思之清浊.其所拟之匾联虽非妙句,在幼童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笔为之,固不费难,然想来倒不如这本家风味有趣.更使贾妃见之,知系其爱弟所为,亦或不负其素日切望之意.因有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宝玉所题之联额.那日虽未曾题完,后来亦曾补拟.(贾政也是聪明人,如此行为既令贾妃欢喜,又替宝玉扬名了。一举两得的雅事!)

贾政还是有清贵的一面,不管是不是假正经,他是真的希望科举成名,对宝玉却有望子成龙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忍冬
后一篇:少年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