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大职场(一百八十四)

(2014-08-27 09:05:42)
标签:

育儿

红楼大职场(一百八十四)

红楼大职场(一百八十四)



从职场的角度来看,芳官很是得罪人。当然很多事情错不在她,只是她的处理方式太过直接太过单纯。

从梨香院那个封闭的环境里进入繁华热闹事非极多的大观园,十二官的心态还是从前的天真烂漫,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改变。她们的经历与家生的奴才不同,她们没有那些规矩的约束与教育,所以心境自由,为人单纯明朗。并不知道,陷在这样一张网里,是如何的复杂。

幸而芳官是在怡红院,得了宝玉的怜惜,有了宝玉的照看,她才有了好日子。洗头事件,最初晴雯是指责芳官的,袭人是各打五十板,只有宝玉一针见血的说出了婆子不仅不照看,还折磨人的本质,这才令众人改了态度。此后袭人和晴雯等人也开始照看她了,是宝玉让芳官在怡红院有了立足之地。她是被宝玉提升了,能直接在主子面前服侍。这才能拿宝玉的东西送人,能在宝玉面前推介人选,得了柳家的青眼。

宝玉本是极好说话的,待人极好,对东西不当回事。所以怡红院的东西,芳官要送人,宝玉是乐意的。

芳官在怡红院是自由的,所以心态还如从前。干娘的折腾她不当回事,老婆子如今也消停了,不敢生事,上次打春燕,差点让人给撵了,此后自然明白规矩二字。

唯一令芳官头痛的是赵姨娘的打上门来,这事真是委屈了芳官,贾环要化妆品,那是芳官个人的物品,自然可给可不给,若是有眼色的,把贾环当主子,给了就算了。芳官不肯把朋友的东西转送人,这才用茉莉粉替代。本是小事一件,可偏遇了赵姨娘,最是无事生非欺压人的。又看着芳官身份低,年纪小,不是家生奴才,最是没靠山的那一类,所以要立威树立自己的形象。

本来赵姨娘就算是有意见,也应该通过怡红院的主管教育芳官,不用亲自动手打骂,偏赵姨娘不讲身份,不按规矩来,自然是自己动手痛快,结果也没得了好。芳官也有几个朋友,大家一起上来,闹了一场,赵姨娘灰头土脸的让探春劝了走。

芳官对五儿自然是诚心的,别人对她好,她自然也真心相待。极力相助五儿进怡红院。

            五儿回来,和他娘深谢芳官之情。他娘因说:“再不承望得了这些东西。虽然是个尊贵物儿,却是吃多了也动热,竟把这个倒些送个人去,也是大情。”五儿问:“送谁?”他娘道:“送你姑舅哥哥一点儿,他那热病,也想这些东西吃。我倒半盏给他去(真是惦记娘家侄子)。”五儿听了,半日没言语,随他妈倒了半盏去,将剩的连瓶便放在家伙厨内。五儿冷笑道:“依我说,竟不给他也罢了。倘或有人盘问起来,倒又是一场是非(府中事非多,五儿虽不进园,也是听闻的)。”他娘道:“那里怕起这些来,还了得。我们辛辛苦苦的,里头赚些东西,也是应当的,难道是作贼偷的不成?”说着,不听,一径去了,直至外边他哥哥家中。他侄儿正躺着。一见这个,他哥哥、嫂子、侄儿,无不欢喜。现从井上取了凉水,吃了一碗,心中爽快,头目清凉。剩的半盏,用纸盖着放在桌上。(姑嫂往来平常,也算是相互照看)

  可巧又有家中几个小厮——和他侄儿素日相好的伴儿,走来看他的病。内中有一个叫做钱槐,是赵姨娘之内亲(赵姨娘的亲戚在府中也有了体面)。他父母现在库上管账,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算是好差)。因他手头宽裕,尚未娶亲,素日看上柳家的五儿标致,一心和父母说了,娶他为妻。也曾央中保媒人,再四求告。柳家父母却也情愿(想是看上了人家的经济条件),争奈五儿执意不从,虽未明言,

却已中止,他父母未敢应允(这父母还尊重孩子的意见)。近日又想往园内去,越发将此事丢开,只等三五年后放出时,自向外边择婿了(还是愿意各家自立户)。钱槐家中人见如此,也就罢了。争奈钱槐不得五儿,心中又气又愧,发恨定要弄取成配,方了此愿(也是个多事的)。今日也同人来看望柳氏的侄儿,不期柳家的在内。柳家的见一群人来了,内中有钱槐,便推说不得闲,起身走了(见面自然多事)。他哥哥嫂子忙说:“姑妈怎么不喝茶就走?倒难为姑妈记挂着。”柳家的因笑道:“只怕里头传饭。再闲了,出来瞧侄儿罢。”他嫂子因向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儿出来,拿在手内,送了柳家的出来,至墙角边递与柳家的,又笑道:“这是你哥哥昨日在门上该班儿,——谁知这五日的班儿,一个外财没发,只有昨日有广东的官儿来拜,送了上头两小篓子茯苓霜,馀外给了门上人一篓作门礼(门官也是个好差,贾府还是有人相求的)。你哥哥分了这些,昨儿晚上我打开看了看,怪俊,雪白的。说拿人奶和了,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没人奶就用牛奶,再不得就是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是外甥女儿吃得的,上半天原打发小丫头子送了家去,他说锁着门,连外甥女儿也进去了。本来我要瞧瞧他去,给他带了去的,又想着主子们不在家,各处严紧,我又没什么差使,跑什么?况且这两日风闻着里头家反作乱的,倘或沾带了,倒值多了。姑妈来的正好,亲自带去罢。”

   住在贾府外的人,都晓得了主子们不在家,家反作乱的,可知乱成何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