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大职场(八十六)

(2014-05-05 08:59:47)

红楼大职场(八十六)

红楼大职场(八十六)

从表面上看宝钗个性最是温和,最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是众人皆赞的类型。贾母也曾公开说宝钗比自家四个女孩子都强,这自家的孩子里应该是有黛玉的,元春已经入宫,而且是皇家人,贾母不会拿来对比,而且元春是皇家之人,算不得贾府的人了。黛玉被放在了自家里,宝钗却是客人,所以贾母的赞扬里有客气,也有礼仪的成份,但鲜明的是宝钗是客,而黛玉是自家孩子,远近分明。只有王夫人在那里欢喜,以为宝钗得了脸面,其实贾母是在暗示她的远近好恶呢。

宝钗是经历了家族中落的,而且又是客居,她本也是薛家明珠,奈何形势比人强,宝钗最大的优点是适应能力强,她马上进入角色,成了一个稳重的大家小姐,长袖善舞左右逢源,最是人际关系良好,在这方面压了黛玉一头,就连同是客人的史湘云也是大赞有这样的姐姐,没了父母也无妨,可知宝钗做人的功夫极强。但这是她的优势,并非她的喜好。

宝钗博学,各方面的书都读了不少,非大观园的小姐们可比。她见历广阅历多,心境已经成熟,人生观已经分明,她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让人满意,什么对自己有利,所以能安分从时最是随和,不与人结怨。但骨子里依然有牡丹花的清高与骄傲。

她居于大观园,最是一等富贵地,加之风景优美,相处的都是单纯天真的小姑娘们,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可是她的心境,并不与她们一样,世事人情,她已经明白,自然比她们多了些清透。她有自己的坚持,所以她不爱花粉,所居处如雪洞一般,之先王夫人和凤姐是送了玩物装饰品的,她都退了回去,其实薛家也自有,她皆不用,只是简简单单的书具和茶杯,并无别物,贾母一见大叹不可,左一个不可又一个太素了,可知这不合贾母的审美观。其实贾母的喜好,宝钗皆知,可是自家居处,却并不迎合,只按自己的心意。在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出宝钗骨子里,并不是迎合人的,她迎合的只是礼仪,并不是本性。

贾母兴冲冲的领了刘姥姥参观,让其看的是贾家的富贵风华,不想宝钗处给了她一盆冷水,所以她才说自已给宝钗装饰,可要送的东西皆是鸳鸯找不到的,鸳鸯是贾母第一得力丫环,最是了解贾母的喜好,怎会不知,可知贾母是说说罢了,和给黛玉的窗纱完全不是一回事。

借宝钗居处,显现宝钗真正的个性与喜好,是她性格的另一面。

而妙玉处也是同样如此,能充分显现妙玉的特点。此次是妙玉正出。

   当下贾母等吃过了茶,又带了刘老老至栊翠庵来。妙玉相迎进去。众人至院中,见花木繁盛(惜物之心,自然之境),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贾母喜欢一切生机盎然的事物)。”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一个笑字,可知妙玉与贾母是熟悉的),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妙玉对于贾母喝茶的喜好也是知晓的)。”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老老,说:“你尝尝这个茶。”刘老老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刘姥姥的评语极妙,不是说茶,是说人,妙玉飒然就是一个淡字)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此动作看,她与钗玉也是相知的),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煽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亲自煮茶,可知看重)。宝玉便轻轻走进来,笑道:“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撤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老老吃了,他嫌腌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因这茶杯,多说闲言妙入一遇了宝玉就有些任性)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珠玉宝一概贬为俗器了(真会说)。”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遭塌。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你吃这一海,更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也有如此轻松的时刻,对于妙玉是难得,她是修行之人,本来接触人就少,人又清高,自然难得接近)。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淳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茶,是托他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能给你吃的(特特声明,明远实近)。”宝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宝玉此时倒是极会说话)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这话回的黛玉无语,黛玉本是清雅之人,奈何遇了妙玉也唯有大度一次)!”宝钗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黛玉走出来(宝钗知妙玉不好说话,所以始终沉默。宝玉和妙玉陪笑说道:“那茶杯虽然腌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这样的妙玉,也令人不喜,不过她一生行事,只凭自己喜好,并不考虑他人态度)”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腌了。只交给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给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难得妙玉一笑,此日妙玉心情极好)”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给贾母屋里的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老老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回身将门闭了,她是不乐意接见这些人的,若非寄居于此,断无此客气。黛玉与妙玉一比,就是好脾气了,所以双玉如何任性,都是红尘中人,都是世俗礼仪中教育出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