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大职场(六十三)

(2014-04-02 08:40:36)

   红楼大职场(六十三)

红楼大职场(六十三)


   袭人夜誎这一节很值得思考,就是这次夜誎奠定了袭人准姨娘的待遇,而且完成了她从贾母的丫环转换为王夫人的心腹的过渡。
   袭人本是贾母之丫环,不过是借给了宝玉使,她的月钱还是走的贾母这边,她的身份还是贾母的丫环。这对袭人是既利又不利。有利的是贾母的丫环待遇高,众人都要高看一眼。不利的是,这对她成为宝玉的姨娘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她是贾母眼中可靠的丫环,并不是贾母心上宝玉姨娘的候选人。贾母喜欢什么样的丫环,以袭人的观察力肯定是知晓的。贾母最得意的丫环是鸳鸯爽利刚烈,最喜欢的孙媳妇是凤姐,聪明爽直,喜欢的小姐们是黛玉探春这一类,机敏活泼的。这一分析,那丫环中贾母喜欢的就是晴雯这样美丽爽快的。
   当袭人明白了这一层,她就知道在贾母眼中她就是个丫环,这对于她达成目标是个难题,她不可能影响贾母,只能另选人选。主子在考察丫环,丫环何尝没有自己的小算盘。彩云考虑了贾环,自然倾向了赵姨娘,不是传递消息,就是传送物品,早已经有了二心。小红在怡红院不得志,才在凤姐面前展才,干脆调离了园子。而袭人自然也有自己的计划。
   袭人肯定是思量过了,关注宝玉的是贾母王夫人贾政,这三个人里贾政不会管内宅之事,贾母那里走不通,只余一个王夫人。而且王夫人的观念和贾母不同,她所欣赏的类型恰恰是袭人这一类,所以袭人投靠王夫人就是理所当然了。
   袭人也是选择了时机,表忠心也要有机会呀。此次贾政板责宝玉,正是王夫人心疼又生气的时候。王夫人望子成龙,自然希望宝玉争气,所以正统的理念王夫人是有的。
   袭人是谨慎的,王夫人询问贾环的事情,她马上说不知道。这是她聪明的地方,彩云之事她早知,王夫人这里不知有多少赵姨娘的耳目,她可不得罪这个人。而且王夫人管理能力太差,连湘云后来都警告宝琴,太太在的时候,才可进去,别的时候不能进去,那里人多心坏。袭人只是陪着王夫人落泪,有同气之情。后来看王夫人情绪低落,这才说出了让宝玉搬离园子的事,而且强调是为宝玉的声名考虑,是为了宝玉平安的大局。这些话若是先前说王夫人未必考虑,如今出了金钏之事,又加上戏子的事,宝玉的声名问题,成了大大的事情。王夫人马上接受了,而且大赞袭人周全稳重,表示把宝玉交给袭人照管,不负袭人。王夫人表态表的痛快,袭人也放了心,这等于是成功的转了主子。王夫人接纳了袭人,而且痛快的表示成全袭人的未来。
   王夫人的肯定是那句:“我的儿!你这话说的很明白,和我的心里想的一样。”就是因为她想到了王夫人心里,和王夫人的想法一致,才能得到王夫人的认同。这说明袭人是站在了王夫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
   袭人忙着向王夫人表忠心,宝玉忙着让黛玉放心。回到院中,宝玉方醒。袭人回明香露之事,宝玉甚喜,即命调来吃,果然香妙非常。因心下惦着黛玉,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拦阻,便设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一半是怕袭人劝说,一半是防着袭人,本来白天里对黛玉那知心话让袭人听了去,若让袭人送帕子,袭人必知其意)。袭人去了,宝玉便命晴雯来,吩咐道:“你到林姑娘那里,看他做什么呢。他要问我,只说我好了。”晴雯道:“白眉赤眼儿的,作什么去呢!到底说句话儿,也像件事啊。”宝玉道:“没有什么可说的么。”晴雯道:“或是送件东西,或是取件东西,不然我去了怎么搭讪呢?”宝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两条旧绢子,撂与晴雯,笑道:“也罢,就说我叫你送这个给他去了。”晴雯道:“这又奇了,他要这半新不旧的两条绢子?他又要恼了,说你打趣他。”宝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这一句你放心,可知双玉已经知心)
  晴雯听了,只得拿了绢子,往潇湘馆来。只见春纤正在栏杆上晾手巾,见他进来,忙摇手儿说:“睡下了。”晴雯走进来,满屋漆黑,并未点灯,黛玉已睡在床上,问:“是谁?”晴雯忙答道:“晴雯。”黛玉道:“做什么?”晴雯道:“二爷叫给姑娘送绢子来了。”黛玉听了,心中发闷,暗想:“做什么送绢子来给我?”因问:“这绢子是谁送他的?必定是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黛玉听了,越发闷住了。细心揣度,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晴雯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晴雯就是个天真不知世事的小姑娘,与袭人的心理年纪差着好几岁呢)
  这黛玉体贴出绢子的意思来,不觉神痴心醉,想到:宝玉能领会我这一番苦意,又令我可喜。我这番苦意,不知将来可能如意不能,又令我可悲。要不是这个意思,忽然好好的送两块帕子来,竟又令我可笑了。再想到私相传递,又觉可惧。他既如此,我却每每烦恼伤心,反觉可愧。如此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由不得馀意缠绵,便命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写道: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
      其 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 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那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绢子思索,不在话下。(黛玉懂了宝玉,却又生了心事,不得作主,那个茫然的未来,令她惆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