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职场(六十一)
(2014-03-31 08:43:02)
红楼大职场(六十一)
父亲打儿子在当时的规则里是很正常的,所以贾政虽然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行为并不出格,而且是经历了琪官和金钏之事后,贾政的确打的有理,当然他是偏听偏信,少了调查。但是就琪官一事,也足以让宝玉挨这顿打了。琪官的事扯出了忠顺王,那是与贾府关系不好又惹不起的一位大人物,贾政当然惶恐。他一生小心谨慎,不想儿子如此胆大生事,他当然恼了。宝玉不知世事风险,贾政可是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贾政打宝玉也是打给外人看的,宝玉和戏子的事,让人闹上门来,宝玉还是个孩子,声誉还是要考虑的,这也说明了贾府管教不严,贾政打一顿,可以挽回些名誉。贾政真的恼了,加上作秀了成份,宝玉必然要吃点苦头。
可是打也打不痛快,小厮不敢真打,贾政就亲自上阵,门客们规劝,他便驳了回去。王夫人来了,他是又恼又伤心,尤其是王夫人提起了贾珠,那个非常读书上进的好孩子,真是触动了他的伤心事。板子已经打不下去了,那最初的怒火已经平息了。此时贾母出场,贾母一来,形势就变了,贾母不讲道理,只谈孝道,让贾政无语。
众人抬走了贾宝玉,贾政被贾母训走。可叹贾政,本以为自己所行皆为家族,不想母亲并不理解,反而教训了他一场,弄的他灰头土脸。
其实宝玉挨打里所含的信息太多,嫡庶之争,两个王府争琪官,加上贾环与宝玉的明争暗伤。
一直让人不明白的是王夫人。如果说袭人能听闻贾宝玉挨打有贾环诬告的成份,那王夫人更会得到这个消息。可是王夫人对于贾环对宝玉的暗算,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任由自己的大丫环彩云与贾环密切往来通风报信。说起来金钏的事,赵姨娘知道的那么快,肯定与彩云有关。王夫人对于金钏处理的那般狠烈,可是对于暗中算计的赵姨娘母子却是无声无息,毫无反应,就算她不好直接针对那母子,可是再教训一下彩云总是可以的。可是彩云毫不受任何影响,可见王夫人没有难为她,甚至连暗示也没有。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托字用的妙,宝钗此次行事很高调,分明是就要人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钗关心宝玉也是真心,并不完全因了金玉)。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这宝玉也是不懂事,这打是白打了,他永远也成不了贾政心目中的好儿子)
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你们别混猜度。(他还算给宝钗面子,顾忌一下宝钗的牡丹花形象)”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个秦种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宝钗还算明白自家兄长)”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细心二字夸的也违心),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自家兄长还成了爽直)?”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道:“明日再来看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这有什么的?只劝他好生养着,别胡思乱想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去了。(袭人护着宝玉,自然恼了薛大公子和贾环,所以一时冲口而出,自然后悔,那可是王夫人的娘家亲戚,如何得罪。亏得宝钗不介意,也不是不介意,是要顾忌宝玉。袭人忙着给宝钗道谢,也是为了挽回)
父亲打儿子在当时的规则里是很正常的,所以贾政虽然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但是行为并不出格,而且是经历了琪官和金钏之事后,贾政的确打的有理,当然他是偏听偏信,少了调查。但是就琪官一事,也足以让宝玉挨这顿打了。琪官的事扯出了忠顺王,那是与贾府关系不好又惹不起的一位大人物,贾政当然惶恐。他一生小心谨慎,不想儿子如此胆大生事,他当然恼了。宝玉不知世事风险,贾政可是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从另一个角度看,贾政打宝玉也是打给外人看的,宝玉和戏子的事,让人闹上门来,宝玉还是个孩子,声誉还是要考虑的,这也说明了贾府管教不严,贾政打一顿,可以挽回些名誉。贾政真的恼了,加上作秀了成份,宝玉必然要吃点苦头。
可是打也打不痛快,小厮不敢真打,贾政就亲自上阵,门客们规劝,他便驳了回去。王夫人来了,他是又恼又伤心,尤其是王夫人提起了贾珠,那个非常读书上进的好孩子,真是触动了他的伤心事。板子已经打不下去了,那最初的怒火已经平息了。此时贾母出场,贾母一来,形势就变了,贾母不讲道理,只谈孝道,让贾政无语。
众人抬走了贾宝玉,贾政被贾母训走。可叹贾政,本以为自己所行皆为家族,不想母亲并不理解,反而教训了他一场,弄的他灰头土脸。
其实宝玉挨打里所含的信息太多,嫡庶之争,两个王府争琪官,加上贾环与宝玉的明争暗伤。
一直让人不明白的是王夫人。如果说袭人能听闻贾宝玉挨打有贾环诬告的成份,那王夫人更会得到这个消息。可是王夫人对于贾环对宝玉的暗算,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而且还任由自己的大丫环彩云与贾环密切往来通风报信。说起来金钏的事,赵姨娘知道的那么快,肯定与彩云有关。王夫人对于金钏处理的那般狠烈,可是对于暗中算计的赵姨娘母子却是无声无息,毫无反应,就算她不好直接针对那母子,可是再教训一下彩云总是可以的。可是彩云毫不受任何影响,可见王夫人没有难为她,甚至连暗示也没有。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托字用的妙,宝钗此次行事很高调,分明是就要人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说毕,递与袭人。又问:“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些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宝钗关心宝玉也是真心,并不完全因了金玉)。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含着泪只管弄衣带,那一种软怯娇羞、轻怜痛惜之情,竟难以言语形容,越觉心中感动,将疼痛早已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想道:“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之态,令人可亲可敬。假若我一时竟别有大故,他们还不知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也无足叹惜了。”(这宝玉也是不懂事,这打是白打了,他永远也成不了贾政心目中的好儿子)
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悄悄说了。宝玉原来还不知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从来不是这样,你们别混猜度。(他还算给宝钗面子,顾忌一下宝钗的牡丹花形象)”宝钗听说,便知宝玉是怕他多心,用话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得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吗?当日为个秦种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加利害了。(宝钗还算明白自家兄长)”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挑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过宝兄弟这样细心的人(细心二字夸的也违心),何曾见过我哥哥那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说什么的人呢(自家兄长还成了爽直)?”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一番话,半是堂皇正大,半是体贴自己的私心,更觉比先心动神移。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道:“明日再来看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这有什么的?只劝他好生养着,别胡思乱想就好了。要想什么吃的玩的,悄悄的往我那里只管取去,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去了。(袭人护着宝玉,自然恼了薛大公子和贾环,所以一时冲口而出,自然后悔,那可是王夫人的娘家亲戚,如何得罪。亏得宝钗不介意,也不是不介意,是要顾忌宝玉。袭人忙着给宝钗道谢,也是为了挽回)
前一篇:红楼大职场(五十九)
后一篇:红楼大职场(六十二)